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考古 >

古墓出现奇怪事,千年种子能发芽(3)

2009-06-25 11:55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宝船
为了弄清心中的疑惑,孟教授决定和田局长去现场看个究竟。 当时发现陶奁的地方在距离地面四米的耳室底层,而这个耳室又没有被盗过,里面积满了淤

为了弄清心中的疑惑,孟教授决定和田局长去现场看个究竟。

当时发现陶奁的地方在距离地面四米的耳室底层,而这个耳室又没有被盗过,里面积满了淤土,种子根本没有可能在墓葬修建完成以后进入墓葬。

可是,孟教授发现,这座墓葬的结构非常特殊,它所有的房间全部都有甬道相通。就在与耳室一墙之隔后室早已被洗劫一空。难道是后来回填进后室的土顺着甬道慢慢淤积到了耳室,而这些淤土里又恰巧搀杂了一些种子?

工作人员:从我们挖掘看,这个淤积是从上往下淤积的,不是从这边淤积的,清土的时候,土的层次非常清晰,应该是多少年往下的积沉,挖的过程不像回填的土,都像淤积的土。

既然不是通过隔壁墓室进入的,那会不会是在挖掘陶奁的过程中,周围的种子不慎落进了陶奁呢?

工作人员:这个不存在,因为我们出来以后,马上就用塑料袋包好了,这是一个,就是在地下四米的时候,因为挖到最底层,它瘀积了将近两米的瘀土,在地下。

似乎种种迹象都是表明,种子并不存在后来被带入的可能。就在这个时候,墓壁上的一小撮杂草引起了孟老师的注意。

工作人员:这是一种禾本科杂草,很像叫马唐的,从它的分布来看,到这里一米大几,在那边那个两米多了,这个种子怎么到这么深的?

这种杂草在整个墓壁上呈直线分布,最深的出现在距离地面2米多的墓壁上。难道陶奁里的种子和墓壁上的杂草马唐有什么关系吗?

工作人员把墓壁上的杂草和从陶奁中取出的种子一起带回了沧州师专,进行植物的形态学比较。

孟教授选择了沧州地区常见的若干种粮食作物和杂草的种子,与陶奁中发芽的种子一起放在解剖镜下比对。

当出土种子和新鲜的马唐种子放在一起的时候,他们惊讶地发现,两者十分相似。

陶奁上长出的神奇芽苗难道会是一种杂草种子?我们迅速把种子带到了中科院植物研究所,请中科院的专家做一个最终的结论。

工作人员:这个就是毛马唐的种子。你可以看到把它的皮扒掉以后,里面的种子胚和胚乳都是非常新鲜的。估计年龄不会太长,也就是几年或几十年的。

那么,古老的种子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工作人员:如果是古老的种子,只有炭化的形式可以保存下来。炭化怎么形成的,就是经过热的烤或者草木灰里面烤、烧,它变成炭了,这种形式可以长期保存下来,但是那已经不能发芽了。

可这么新鲜的杂草是怎么跑到一个东汉的墓葬中去的?

工作人员:陶奁里面不是从下边到上边的陶奁整个都有,而是就在地表,就在陶奁的一部分,这很可能就是通过空隙,通过上边塌方把陶奁的土堆积起来,然后在地表现在生长的东西就出现了。这个地方是一个高岗地,这个高岗地出的土基本上都是粉沙质的土,容易渗透力比较强,另外动物打洞的时候粉沙土也比较容易进去。

原来,河间一带的土地属于粉沙土质,含水量大,土与土之间空隙也大。由于雨水多年冲刷,在墓葬的填土层中形成孔道,种子就顺着孔道流到了耳室里,恰巧落在了陶奁上。

那么我们现在知道了,看来,这是一连串的巧合造成的,说到底就是在这个墓地上有一些孔道,那么这些种子伴随着雨水正好就流了下来,流到了这个陶奁当中。被我们发现了,没有想到它发了芽,发了芽科学家当然是非常关注。原因我们刚才已经讲了,怀疑它有可能是一个已经消失了的在东汉时代比较普遍的物种,当时大家都想,如果它真的是的话,对我们现在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但很可惜不是。但是科学家也告诉我们说,虽然不是,但是他们并不灰心,如果下次再有类似的发现,他们一样会抱着同样的态度,满怀希望地去研究它。希望它真的能够是一颗来自于东汉的种子。所以说通过整个事件我们感觉到,似乎这一系列的玩笑,似乎很多科学家都是白忙活了,让我们感觉多少有一点泄气,但是大家想一想,也许科学探索的本身就是这样,我们所知道的一些赫赫有名的事情,只不过那是因为成功了,但对于很多科学探索来说,也许都是没有出路,也许都会遇到失败。但这个过程恰恰体验出了科研的乐趣以及它的艰苦所在。

(责任编辑:九鼎八簋)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