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考古 >

走进神秘的黑水城,寻找沙漠深处的宝藏(一)

2009-07-07 11:51
来源:央视国际 作者:佚名
黑水城──一座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近千年的古城,是西夏古国发展和灭亡的见证。

上个世纪初、1908年4月的一个黄昏,一支来自境外的骆驼队出现在我国西北部巴丹吉林沙漠的深处

公元1038年,在中国的西北部崛起了一个以少数民族为主体的王朝。它以弱小的势力先后与同时代的北宋、辽;南宋、金两次形成三足鼎立,并将自己的政治、经济、文化迅速推向了顶峰。

然而,随着成吉思汗率领的蒙古铁骑长达二十多年的军事征服和突如其来的一场强烈地震,这个统治了西北广大地区190年的王朝在很短的时间内仿佛被一笔勾销,从此消失在历史的尘烟中。

上个世纪初、1908年4月的一个黄昏,一支来自境外的骆驼队出现在我国西北部巴丹吉林沙漠的深处。领头的是一名俄罗斯海军中校,叫科兹洛夫。

科兹洛夫此次中国之行,真实目的是为了验证一个传说。19世纪末曾到过中国的俄罗斯旅行家波塔宁曾在他的一本传记里记载了一个叫黑水城的地方藏有许多珍宝。

黑水城──一座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近千年的古城,它位于内蒙古额济纳旗达赖库布镇东南25公里的荒漠中。

传说西夏末年有一个名为黑将军的西夏守将曾在这里与敌军交战,寡不敌众,被久困城中。绝望中,他杀死自己的妻子和儿女,尔后将府库所藏八十车财宝深埋井中后,在城西北侧破墙打洞率军突围。

这里现在被称作怪树林,据说当年突围出城的黑将军就是在这片树林里与追杀来的敌军遭遇,经过殊死拼杀,最终全军覆没……百姓们传说,这片怪树林就是黑将军和他的将士们不散的阴魂和身躯演变的。也就是从那时候起,怪树林的传说连同黑将军藏宝的故事被一代代流传了下来。

当年来到额济纳的科兹洛夫在寻找黑水城的遗址时,被当地牧民一次次地拒绝。他们心里清楚:一批批来这里的所谓探险者最终目的就是要将原本不属于他们的东西归为己有,这一点在土尔扈特人看来是极不道德的。

据说有备而来的科兹洛夫找到了当地的蒙古王爷达西。被诱惑了的达西王爷不但为科兹洛夫提供了前往黑水城的路线,而且还加派了向导。

科兹洛夫终于来到了梦幻般的黑水城,后来他说:“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一刻欣喜若狂的心情……”

据科兹洛夫本人记载,1908年初春,他第一次步入黑水城,在城内的街区、寺庙遗址上很轻易就挖出了十多箱包括绢质佛画、钱币、妇女用品等文物。

这些文物科兹洛夫当时经由蒙古驿站运往俄罗斯圣彼得堡后,他离开了黑水城。当这批文物被运到俄罗斯,文物中那些没有人认识的文字和造型独特的佛像让圣彼得堡的俄罗斯地理学会当即做出决定:科兹洛夫探险队放弃原计划深入四川考察的行动,立即返回黑水城,不惜一切代价,集中人力、物力对黑水城展开更大规模的挖掘。

1909年6月,仅用了9天时间就从青海重返黑水城的科兹洛夫,对黑水城展开了一次大规模挖掘。

由于在城区内收获不大,科兹洛夫便将目光投向了城外。一座距古城西墙约400米、位于干河床右岸的大佛塔,成为了他首先猎取的目标。当这座佛塔被打开后,科兹洛夫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因为展现在他面前的是一座无法用金银财宝去衡量的历史博物馆。

正是这座后来被科兹洛夫称之为“伟大的塔”的佛塔内丰富的文物,为之后揭开西夏的历史之谜提供了详实的文献史料,从而也催生了一门新的国际学科——西夏学。

当年尝到甜头的科兹洛夫自从发现了“伟大的塔”后,挖掘行为变得更加野蛮,几乎是见塔就挖。

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旅游局局长纳森:“黑城周围就这一带,他应该是挖掉了三十多座塔。他把黑城周围70——80%的塔几乎是都毁了。”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