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考古 >

消失的闽越国:百越文化的代表(二)(2)

2009-07-21 16:48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除了因为图腾、信仰而产生的独特习俗外,生活环境也使闽越人形成了一些看似怪异的习俗。 “干栏”建筑是闽越人习居的主要建筑形式。不同于中原人

除了因为图腾、信仰而产生的独特习俗外,生活环境也使闽越人形成了一些看似怪异的习俗。

“干栏”建筑是闽越人习居的主要建筑形式。不同于中原人直接在地上挖地基、盖房子,闽越人的房子与地面之间有一定距离,是用木桩架起来的。这种建筑形式就叫做“干栏”。在古代文献里,“干栏”又称为“交栏”、“阁兰”、“葛栏”等。“干栏”建筑起源很早,河姆渡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中就已经出现这种木结构建筑,而且还不是最早的形式,据《博物志》记载:“南越巢居、北朔穴居,避寒暑也”。“巢居”才是“干栏”建筑最原始的形式,大约出现于旧石器时代。当时,闽越地区地面潮湿,而且草木茂密,蛇虫猛兽时时触摸。人们为了避免潮气的影响和蛇虫野兽的侵袭,便居住在树上,营建鸟巢式的住所。后来,人们到地面上营建住所,但保留了将房屋架空的特点,这才出现了“干栏”式建筑。

环境的影响还使闽越人的衣着奇特。闽越国人喜欢“短绻不挎”和“短袂攘卷”。据《淮南于•原道训》记载:“九嶷之南……短绻不挎,以便涉游,短袂攘卷,以便刺舟。”“挎”就是裤子,“不挎”就是没有裤档和裤腿,“短绻不挎”就是指用布简单地包扎下身。“袂”就是袖子,“短袂”就是短袖,“短袂攘卷”就是说穿短袖的衣服。闽越人在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中,主要穿短衣短裤,以方便涉水、游泳、划船。

闽越国大事记

公元前334年,越王勾践七世孙无疆与楚威王作战,失败被杀,越国被楚国所灭。越国王族于是从海路进入福建,建立闽越国。

公元前221年,秦在统一六国以后,派军队向福建进军,第二年,在闽越人活动的区域设置了闽中郡。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农民起义爆发,闽越王无诸率闽越兵从闽中北上,响应中原的农民起义,打击秦政权。

公元前206年,楚汉战争爆发,无诸北上中原,帮助刘邦击败项羽,为汉王朝的建立作出了贡献。

公元前202年,刘邦封无诸为闽越王,统治闽中。同年,无诸开始修建闽越王城。

公元前110年,闽越国被汉武帝派遣大军消灭。

(责任编辑:洛阳铲)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