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考古 >

太原娄睿墓:颇具传奇色彩的壁画墓(一)(3)

2009-08-05 14:33
来源:三晋都市报 作者:佚名
再看这幅驼队商旅图。画中人物的上半身大部分已残破,前额脑后留有三撮乌发,浓眉大眼,高鼻梁,络腮胡子,身穿圆领窄袖长袍,脚穿黑色软靴,靴子

再看这幅驼队商旅图。画中人物的上半身大部分已残破,前额脑后留有三撮乌发,浓眉大眼,高鼻梁,络腮胡子,身穿圆领窄袖长袍,脚穿黑色软靴,靴子上面捆有绳索。其腰间有蹀躞带,左侧挂剑,后腰挂香囊,像是中亚大食人。在他背后,有七八匹强壮的骆驼,正踏着刚劲有力的步伐长途跋涉在运输路上。驼首高昂,背驮软囊和丝绸,两驼之间是高大修长的驭夫,头戴毡帽,身穿圆领灰白色长袍,下身穿褶裤,脚蹬黑靴,似为波斯人。

瞧,那四个人双双对吹长角,他们右手放在唇边,紧紧将长角的义嘴按在嘴唇旁,左手向前方伸直,用力地高举长角号筒。吹角手脸部腮帮子鼓起,脸色通红,吸足了气,昂首鼓腹,全身用力。由于用力过猛,提起脚跟,脚尖点地,奋力劲吹,给人以抑扬顿挫的节奏感,衬托着宾客云集时宴享欢乐的情景。而“长角”,古籍记载隋唐时期称“大角”,属于鲜卑族作战时常用的军乐器。莫非,墓主人是鲜卑族人?会来自于哪朝哪代呢?

1979年7月底、8月初,正值太原地区的雨季。那年雨水特别多,老天爷的脸色一变,便是一场暴雨,他们就在墓道顶上搭起了钢架大雨棚。

农田中泥泞不堪,特别是发掘现场本来就是农田,更加泥泞不堪。来工地参观的领导很多,汽车不便进出,有个别人不按科学办事,故意改变了泄洪道,结果将壁画基础泡软……

一天,吃完午饭午休时,陶正刚的心中感觉有些烦燥,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突然涌了上来。不到1时半,他提前一个小时来到工地,坐在大墓冢顶上,思考着如何发掘墓冢土包,把古墓清理工作向纵深发展。2时许,干部、民工们逐渐来工地上工了。那时,时兴开“诸葛亮现场会议”,大伙儿共同讨论出主意,是所谓集思广益的民主办法。他见来人,一个个地都叫到墓冢顶上,逐一坐下,“大家有没有什么清理墓冢的好法子?”

话刚说了几句,只听得墓道工棚里一声巨响,一股黑烟冲向天空,不知谁大叫了一声:“墓道里出事了,塌方了!”待黑烟散尽,他们一齐扑向墓道查看,墓门口通道上部的壁画大面积塌方,倒塌下来的大土块把用于搭临摹工作台的木杆砸断6根之多。在场的人说:“好悬啊!如果有人在墓道里工作,都得壮烈牺牲!”

遗憾的是,这次损失壁画面积约20多平方米。幸亏,已预先拍了一部分彩色照片,方才留下宝贵的绘画资料。

一边,他们请人到发掘工地临摹壁画,另一边,继续清理墓道北半部和甬道部分。快到墓门口,队员们突然发现,北段地面上瘗埋有一大批陶俑、陶猪、陶狗和陶灶、陶磨等模型。从出土陶俑看,主要是步兵类的武士,也有少量的侍女俑,有的手拿簸箕蹲跪着。在这组步兵队伍中,还带有后勤劳务人员呢。最有趣的是,在墓道北段,竟单独放了一个陶厕的模型,说明那时的人们已经很注意礼仪,讲究卫生了。

而役夫俑的形态也极其生动逼真,共有3件,他们头微歪,高鼻深目,小八字胡,头戴圆顶毡帽,右手紧握拳向上高举,好像在费力地牵拉一匹昂首嘶鸣的骆驼或马匹,像是西域人……

而为防止文物被盗,他们没有早早地将墓门打开,到墓室中工作、参观都是从墓顶盗洞中进出,结果带来很多问题,几次事故险些酿成大祸。

(责任编辑:洛阳铲)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