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考古 >

探秘繁昌窑:揭开青白瓷背后的故事

2009-08-08 10:28
来源:央视国际 作者:佚名
安徽省繁昌县瓷片遍布于地表,山坡上大量的古瓷片堆积显然不是在很短的年代里形成的。为什么后人遗忘了这段历史呢?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韩熙载夜宴图》以连环长卷的形式,表现了一千多年前南唐大臣韩熙载举办家宴歌舞行乐的场景。无论是人物刻画,还是景物描摹,这幅画细致入微,堪称经典。

近些年来,研究者发现,这幅画中隐藏着一个极其重要的秘密!

在发现《韩熙载夜宴图》的秘密之前,首先要提到一个人,他叫葛召棠,安徽省繁昌县人。抗战胜利时,他作为五大法官之一,参与审判处决了“南京大屠杀”的元凶日军中将谷寿夫。

新中国成立后,葛召棠进入安徽省博物馆工作。从此,他与文物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葛召棠经常回到故乡繁昌县进行田野考察,因为在他的心中,始终有一个难以解开的疑问:在繁昌的西郊和南郊,他自幼生活和玩耍的山坡上,到处可以看见碎瓷片。普通当地人早已习以为常,而出于职业的敏感,葛召棠对这些瓷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瓷片遍布于地表,有些地方稍作挖掘便可以看到厚达几米的堆积。

熟读繁昌县志的葛召棠从未看到有关繁昌当地生产陶瓷的记载,而山坡上大量的古瓷片堆积显然不是在很短的年代里形成的。为什么后人遗忘了这段历史呢?

葛召棠将瓷片带到安徽省博物馆进行鉴定,确认是宋代的瓷器,距今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它们究竟是一种什么类型的瓷器呢?在中国三千年瓷器发展史中具有什么的地位和价值呢?

正当葛召棠想进一步深入研究时,一九五八年,他被错打成右派,在劳动改造的一次事故中不幸逝世,享年五十二岁。

葛召棠,被后人尊称为揭开繁昌历史上千年之谜的第一人。

安徽省繁昌县位于皖南北部、长江之畔,隶属芜湖市管辖。地势北低南高,西部、南部和东南部都是丘陵。

几十年来,随着繁昌县城市化的发展,大规模基础设施的建设,在繁昌县的西郊和南郊多次发现古代窑址和墓葬,其中出土了相当数量的一批陶瓷文物。

从器型上看,多为日常生活用品,如碗、盏、盘、碟等,墓葬规模形制一般不大,显示这类瓷器似乎广泛应用于民间。

2008年十一月,繁昌县西郊骆冲村正在修路的过程中又发现了一座宋代古墓。繁昌县文物管理所负责人迅速赶到现场,进行抢救性发掘。

当年,葛召棠对繁昌古瓷片的研究引起了学术界的注意。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安徽省考古工作者通过抢救性发掘和从民间征集,获取了一批重要的标本,经过仔细鉴别,确认它们属于中国陶瓷史上的一个重要品种:青白瓷。

研究中国陶瓷发展史的人都知道,陶瓷进化到唐代,青瓷及白瓷占据主导地位,其地理布局特点是“南青北白”,南方主要烧造青瓷,北方主要烧造白瓷。

这一方面是因为南北天然瓷土的成分不同,导致成瓷颜色差异,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南北居民的习俗喜好不同。北方居民崇尚色泽纯洁的白瓷,河北的邢窑为其代表。南方则以温润如玉,明彻如冰的青瓷为贵,浙江的越窑盛极一时。

五代十国期间,北方战乱频仍,大批制瓷工匠避居江南。逐渐地,南方开始吸收北方的技术而生产青白瓷。

青白瓷由于瓷胎洁白,釉料在高温下流动的原因,使瓷器釉薄处为白色,积釉处透青,故其总特征介于青白之间,可谓是白中闪青,青中泛白,青白淡雅,色质如玉。此类瓷器“光致茂美”,有“饶玉”的美称。

因为它这个釉也很半透明,也很晶莹,它就微微带这么一点清的影子,不像那个如果是全白了呢,也显得很硬。如果全青的呢,并不好看,所以它就是白中赏青。所以呢而且有很滋润,所以是像如冰似玉这种感觉,咱们这个青白瓷可能是最恰当的。所以在历史上,我们有很多的这个大名人,这个文人学者对它都是宠爱有佳。像宋代的大词人李清照,他就讲了(玉针杀竹,一百两出透),他讲的那个玉枕,实际就应该是咱们景德镇隐青的瓷枕,

宋代的贵族士大夫生活奢华,讲究品茶宴饮。青白瓷端庄典雅、雍容华贵,因而深得皇家贵族们的青睐,成为宋乃至元代瓷器中的代表性品种之一。

青白瓷也是承前启后的一个瓷器品种,在瓷器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是人们对天然瓷土材料进行加工,去粗取精,人为控制成瓷颜色而生产出的一个新品种。先有青白瓷,后世才演绎出五彩斑斓的彩绘瓷。

在青瓷上搞彩绘那显然是非常困难的,它一定要这个底子变成白的了,然后才便于比如画青花,画各种其他各样的彩绘了。所以大家就一直努力想尽量把这个瓷器的颜色烧成白色,

在烧成白瓷之前,它就是先要经历过青白瓷阶段。所以说如果没有青白瓷,很可能在南方就烧不成白瓷。所以这个青白瓷是咱们这个南方地区从青瓷向白瓷过渡这样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有了青白瓷,然后逐渐会变换为白瓷。有了白瓷才有后来万紫千红各种各样的彩绘瓷的出现。

1995年,全国古陶瓷学术年会在繁昌召开。一百多位知名学者云集繁昌,实地考察,给予当地出土的青白瓷极高的评价,并从此统称其为“繁昌窑”。

会议认为:繁昌窑是长江中下游地区一处专烧青白瓷的窑址,遗址规模大,且时代较早,对研究我国青白瓷的早期发展历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有学者将繁昌窑青白瓷与宋代以前的瓷器进行器型比对,认为它具有五代的特征,因而大胆推测:这里是中国青白瓷的发源地。

然而,这个说法几乎没有得到赞同。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