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考古 >

贵州关岭史前化石遗址:远古动物的坟场(3)

2009-10-21 10:35
来源:大众日报 作者:佚名
物种的灭绝为生命的重新滋长提供了空前辽阔的空间。在沉寂了长达近1000万年之后,三叠纪生物开始爆发般地生长。最初,关岭还没有形成后来的封闭空

物种的灭绝为生命的重新滋长提供了空前辽阔的空间。在沉寂了长达近1000万年之后,三叠纪生物开始爆发般地生长。最初,关岭还没有形成后来的封闭空间,它与海洋相通,没有汹涌的波涛,

大量的微生物、海藻首先到来,接着是逐渐高级的双壳类、海百合和鱼类,最后才迎来最高级的生物鱼龙的出现。经过近100万年的时间,自然的规律又让关岭生物群走近它们生命的尽头。

是什么因素让关岭生物走向终结?野外地质小组一次偶然的露营,给这个疑问带来意外的答案。专家介绍说:那天我们就是在一条河谷里面露营,后来天亮的时候,突然发现这一段岩壁上的石头形状非常奇怪,两块岩石本来是一个层位的,现在就像大饼一样被卷了过来。后来发现这个河谷里面这种情况特别多,这在地质学上称为滑塌构造、包卷层理。这种情况一定是曾经在水下的时候发生了强烈的震动,才能产生巨大的动力把它给掀过来,后来水慢慢地退下去了,泥土变干就形成现在这样的岩石。

可以断定,是一场毁灭性的意外,比如地震或海啸等,导致关岭生物群迅速走向了终结。

除了知道是场意外,也许我们永远无法了解让关岭生物群走向灭亡的确切原因。

19世纪中叶,西方考古学界传来了一个消息,大西洋的渔民在一次出海中,捕捞到了一种酷似百合花的生物。经过鉴定,这就是被普遍认为早已灭绝的海百合。

这个发现曾经让地质学家十分困惑。为什么海百合的生命力强悍到可以抗衡地球演变史上无数次毁灭性的灾难?最终,关岭生物群的发现为地质学家找到了答案:海百合虽是固定在一个物体上生存的,只是它们固定的物体通常是随波逐流的树干。这种被动的生活方式看似没有自主选择生存环境的权利,实际上却最大限度化解了生存的风险。

鱼龙的情形则完全不同。作为食物链中的最高等级,它当然可以选择让自己最舒服的方式生存,于是,所有的鱼龙游进关岭这个安逸的伊甸园,但这个伊甸园并非永久不变,肆意的掠夺和无序的繁殖使得它最终露出毁灭的迹象,水域封闭,窒息死亡只是毁灭的前兆,那场看似偶然的灾难,仍旧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灭绝的命运是注定的。

专家认为,我们谈灭绝是这样来看的,生物里死的都是上层的东西,然后底下的草根还继续存在。原因就再于统治性生物对环境和食物链的要求是建立在最高的位置上,它的要求是最多的,底下稍微有些变动就直接影响到它。

力量的强大,竟然和生命的脆弱联系在一起。两亿年前的关岭生物群,不经意间,帮助我们洞悉了自然的另一层玄机。

(责任编辑:洛阳铲)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