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经典精选 > 名著名作 >

曹操立嗣问题解密(二)(3)

2009-07-31 09:42
来源:一元一 作者:佚名
崔琰的兄长之女是曹植的老婆,然而崔琰却转而依据《春秋》正义支持曹丕,所以曹操“贵其公亮,喟然叹息”。但是,沉浸在个人道德养成的精神愉悦中

崔琰的兄长之女是曹植的老婆,然而崔琰却转而依据《春秋》正义支持曹丕,所以曹操“贵其公亮,喟然叹息”。但是,沉浸在个人道德养成的精神愉悦中的崔琰显然没有听出曹操那缕隐藏在赞叹声中的若有若无、飘忽不定的愤怒与杀机。

三年之后,建安二十一年,也就是曹丕最终被册立为魏王太子的前夕,崔琰被曹操下旨赐死。时人不解其意,咸为之冤痛。

六、

曹操有意在丕、植之间择嗣的意向明朗化、公开化之后,为了捍卫自己嫡长子应有的权利,权力欲望极强的曹丕开始行动了。

(1)拉拢朝中重臣。

荀攸和贾诩是曹操极为倚重的谋臣。曹操曾经如此称赞荀攸:“公达(荀攸)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不伐善,无施劳,智可及,愚不可及。虽颜子、宁武不能过也。”有一次荀攸生病,曹丕前去探视,“独拜床下”,深见尊异。曹丕又刻意结纳贾诩,向他询问“自固之术”。贾诩献计:“原将军恢崇德度,躬素士之业,朝夕孜孜,不违子道。如此而已。”

相国钟繇。“文帝在东宫,赐繇五熟釜,为之铭曰:‘ 於赫有魏,作汉藩辅。厥相惟钟,实幹心膂。靖恭夙夜,匪遑安处。百寮师师,楷兹度矩。’”如此肉麻地盛赞钟繇的藩辅之功。

侍中(秘书)陈群。“文帝在东宫,深敬器焉,待以交友之礼,常叹曰:‘自吾有回,门人日以亲。’”

东曹掾毛玠深得曹操信重,“文帝为五官将,亲自诣玠,属所亲眷。”

如此之例,林林总总,不一而足。曹丕这些在重臣们中间不遗余力的活动,效果是很明显的。如贾诩以袁绍为喻力劝曹操不要破坏嫡长子制度;桓阶盛赞曹丕“仁冠群子,名昭海内,仁圣达节,天下莫不闻”,并表示“而大王甫以植而问臣,臣诚惑之”;毛玠则密谏曹操:“近者袁绍以嫡庶不分,覆宗灭国。废立大事,非所宜闻”。这些重臣们的意见在曹操择嗣的天平上的砝码是很有分量的。

(2)吹曹操的枕边风。

曹操身上最大的毛病莫过于好色。这个毛病带给曹操的教训实在不少,曹昂之死、关羽之逃都和女人有关。知父莫若子,曹丕很熟悉他们家老爷子的这个弱点,所以自然而然地对症下药。

“(曹)干母有宠于太祖。及文帝为嗣,干母有功。”

曹干年五岁而曹操去世,故其生年为建安二十年,是年曹操六十岁,可见曹干之母是曹操晚年极为宠爱的夫人。加上老来得子,更添欢喜。所以曹干之母替曹丕吹的枕边风理当十分奏效。

为报答曹干之母吹风之功,曹丕临终之际,立下遗诏,令魏明帝曹睿善加恩护曹干。

(3)化文学为政治。

三曹文章,建安风骨。曹丕亦同乃父曹操,其弟曹植一样,以文学见长。其所撰《典论》中如今仅存的一篇《论文》虽不免有些粗略,但却是中国第一篇文学批评的专门论文。但是,我们不得不说,曹丕致力于文学恐怕是醉翁之意,别有目的,并非纯为文学而文学。

曹丕为五官中郎将时,下设五官将文学一职,用来网罗人才。如建安七子中的徐干、应瑒等均出仕过五官将文学一职。借助此职,曹丕聚拢了大批文人墨客。表面上是谈诗作赋,实际上是在借文学之名,行政治之实。

除了竭力打造带有政治目的的文学沙龙之外,曹丕“又使诸儒撰集经传,随类相从,凡千馀篇,号曰《皇览》”。这些大规模的个人写作和集体编撰活动同样也服从于政治目的。

对此我们只要看看曹丕在《典论》中所写的《自叙》就可以得到切实的感受。在这篇仅千余字的《自叙》中,曹丕将自己的吹嘘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试看:

“六岁而知射”;

“八岁而能骑射”;

“夫文武之道,各随时而用,生于中平之季,长于戎旅之间,是以少好弓马,于今不衰;逐禽辄十里,驰射常百步,日多体健,心每不厌”。

……

为了充分塑造出自己武艺高强的形象,除了如上所引自说自话大讲自己如何如何之外,曹丕还有些恬不知耻地进行举例说明:“建安初,上南征荆州,至宛,张绣降。旬日而反,亡兄孝廉子修、从兄安民遇害。时余年十岁,乘马得脱。”曹昂之所以遇害是因为他将自己的战马让给了曹操,并非骑术不济。曹丕以兄长之死反衬自己的骑术高超,实在让人作呕(曹丕此文通篇如此,原文过长,不再引用,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找到《三国志.魏书.文帝纪》裴注仔细读一读,或有遏制食欲瘦身减肥之效亦未可知)。

除了长篇大论自己的武勇之外,曹丕也不忘了吹嘘吹嘘自己的文化造诣:“余是以少诵诗、论,及长而备历五经、四部,史、汉、诸子百家之言,靡不毕览”,俨然博学鸿儒的气派。

如果我们相信《自叙》中的描绘,则曹丕实乃千古罕见的奇才异士,文武双全。实际上,这篇《自叙》是我所见过的自我介绍中最为肉麻的一篇。作者如此不厌其烦厚着脸皮大谈特谈自己的多才多艺,实为罕见。

作为《典论》中的一篇小小的《自叙》,仅从文学角度来看,曹丕如此自吹自擂实在完全不必,反而令人倒胃。

事实是:《典论》并非出于文学目的而撰写的。它的流播范围很广,据胡冲《吴历》记载,连远在江东的孙权和张昭也收到了曹丕寄给他们的《典论》及诗赋,据此可以想见,在曹丕的运作之下,《典论》在曹魏集团内的流播状况之盛。

只能如此解释:曹丕旨在借《典论》来塑造自己文武全才的形象,增强自己在曹魏集团内的影响力,为自己和曹植之间的储嗣之争增加砝码。所以他才需要那么一篇肉麻的《自叙》。

《皇览》的编撰也别有用心。顾名思义,这部书是提供给统治者(皇)阅览的。所以其中涵盖的不外乎儒家正统的治国安民的思想。这正好迎合了曹操希望自己的继任者深谙治国安民之术,继往开来,建立一个繁荣鼎盛的新帝国的愿望。

(责任编辑:文德)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