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旅游 > 人文胜地 >

【颐和园】第四集:风雨梦乐园

2011-02-24 14:24
来源:央视国际 作者:秩名
新建成的颐和园成为慈禧太后宏大生日庆典的神圣之地,成为老佛爷游湖赏景作画听戏的闲适之所,同时,也成为幽禁光绪皇帝的牢笼。

  颐和园昆明湖畔的水木自亲,是慈禧寝宫乐寿堂的前院门,水木自亲门前是一个码头,当年慈禧太后从水路乘船来颐和园就在这儿下船。这里视野开阔,放眼望去,山岛葱笼,碧波荡漾,莺飞鱼跃,一派生机,会让人从心氏萌生出一种对自然山水草木的亲近之感,所以取名叫作水木自亲。

 

  一百多年前,水木自亲码头的探灯杆上曾经高高悬挂着一盏大汽灯,它是颐和园里最亮的灯,到了夜里,如果这盏灯还亮着就表示慈禧太后还没有睡着,只有等这盏灯熄了,慈禧太后睡了,园子里其他的人才能休息。慈禧太后喜欢这些从德国订购来的电灯,这也是她喜欢颐和园的原因之一。

 

  这天晚上颐和园里灯火通明,太监和宫女们穿梭在殿堂游廊之间忙个不停,各式各样的彩棚和彩灯已经从紫禁城的西华门沿途四十里一直扎到了颐和园的东宫门,而连夜从城里赶到颐和园的王公大臣和福晋格格们,凌晨时分就从知春亭码头上船向排云殿码头出发了。一个表文匣被安放在排云殿二宫门外的黄案上,这个匣子里装的是光绪皇帝给慈禧太后的庆贺表文,这一天是公元1897年11月4日,农历十月初十,是慈禧太后六十三岁的寿辰。

 

  天刚刚亮,乐寿堂里的慈禧就已经起床了,即使在平常的日子里她也是六点钟就起来,在没有泡手、熥脸、抹胭脂以前,是绝不出门见人的。慈禧太后非常爱美,她经常自己调制胭脂口红,她穿的衣服也是自己亲眼看过图纸后才拿去做的。就这一年,光苏州织造给她做的衣服就有一百三十五件了,这件藕荷丝绸灵仙祝寿氅衣用工四五百个,这件披肩是由三千五百粒鸟蛋大的珍珠纺织而成的。每天慈禧太后都要在十几套衣服中仔细挑选,不同场合要穿不同的衣服,叫起上朝的时候穿一套,游湖散步的时候换一套,看戏吃饭的时候换一套,一天要换好几次。如果挑中一件蝴蝶图案的衣服,她还要把所有的配饰都换成蝴蝶图案的。

 

  颐和园的万寿庆典在半年前就开始准备了,在典礼的前一个月,慈禧太后会钦定进颐和园拜贺的王公大臣福晋格格的名单,这对大臣们来说是极大的荣誉和奖赏。庆典举行之前,他们必须先接受专门的礼仪培训,然后将在园里参加整整八天的寿辰庆贺活动。除了寿宴之外,最主要的活动是陪慈禧太后听上八天的大戏,由那些祝寿的人组成的熙熙攘攘热热闹闹的场面,实际上也是令慈禧开心的庆贺仪式的一个组成部分。慈禧太后很讲究礼仪,尤其在庆寿典礼上,不允许出一点差错,所以就连皇帝和皇后也要参加庆典的彩排。

 

  早在修建颐和园的时候,慈禧太后就产下懿旨加快工程进度,就是为了在这里过她的六十大寿。可是1894年慈禧太后六十大寿之年爆发了中日甲午战争,当时主战的大臣反对大办庆典,惹得慈禧大怒,他说:今日令吾不欢者,吾将另彼终生不欢。

 

  然而战事不遂人愿,清朝军队节节败退,朝野上下议论纷纷,无奈之下慈禧只好下诏,颐和园受贺事宜立刻停办。就这样,慈禧六十大寿的庆典没能在排云殿举行,而是在紫禁城中草草了事。

 

  三年之后,天下仍不太平,就在三天前,德国军舰又进了胶州湾。然而慈禧太后不能再等了,万寿庆典终于在今天拉开了大幕。

 

  慈禧一行从邀月门经过长廊前往排云殿。为了庆贺慈禧太后的大寿,曾被英法联军烧毁的长廊得到了精细的修缮,慈禧太后喜欢在这里散步赏景,还喜欢看描绘在长廊上的彩画。彩绘是中国园林建筑中重要的装饰手法,长廊彩画大小共有一万四千多幅,除了著名的苏堤春晓、平湖秋月、断桥残雪等西湖风景之外,还有很多山水花鸟和人物故事,据说因为慈禧太后喜欢看戏,所以特别增加了许多戏文故事,而这些彩画的内容也都是慈禧太后钦定的。

 

  庆典还没有正式开始,万寿山前山的排云殿一带就已经热闹起来。排云门外道路两旁站立着三品以下的大臣。进排云门,两侧是玉华殿和云锦殿两个配殿,在殿外的金水桥两侧等候的是二品王公大臣们。在二宫门以内,有芳辉殿和紫霄殿,皇后、公主、福晋、命妇等女眷在这里等候行礼。慈禧太后将从乐寿堂经长廊到排云殿东侧的介寿堂下轿,典礼开始前她会在排云殿的东暖阁稍事休息。排云殿的后面是德辉殿,德辉殿的东西两侧延伸出来的长廊叫爬山廊,它们依山就势,把排云殿和各个配殿相互连接起来。

 

  “排云”二字出自晋朝郭璞“神仙排云出,但见金银台”的诗句,比喻神仙居住在云雾缭绕的仙山琼阁之中。以排云殿为核心的这组殿堂构成了颐和园里最为壮观的建筑群,排云殿是修建颐和园时为了慈禧太后举办万寿庆典专门新建的一组建筑,今天将是慈禧太后第一次坐在排云殿的宝座上接受拜贺。

 

  离大典开始的时间越来越近,王公大臣已经依次肃立在排云殿二宫门内外,他们的拜贺送礼早已送到颐和园,请慈禧太后过目,来自全国各地的奇珍异宝在这一年的初冬都被集中在颐和园里。这幅百子图插屏是湖广总督张之洞送的,寓意老佛爷长命百岁,子孙满堂,国家社稷绵延不绝。如意,是太后喜欢的物件,在生日礼物中必不可少。还有精致的西洋钟表,也是慈禧太后的最爱,这件栩栩如生的仙人船,其实是一个梳妆盒,这对于爱美的慈禧太后来说,是既能观赏又很实用。对于这些贺礼,喜欢的,慈禧太后会把玩一阵子,其余的,她甚至都没有看上一眼就赏赐了别人,或者堆在库房里。直到今天,颐和园排云殿的东西暖阁里还摆放着许多送给慈禧的寿礼。

 

  钦天监官员宣布吉时已到,排云殿鼓乐齐鸣,卤簿仪仗威严,慈禧太后走向大殿正中央那高高在上的九龙宝座,在隆重的中和韶乐声中,大典正式开始。

 

  坐在排云殿宝座上的慈禧太后,欣慰地看着眼前的一切。慈禧本姓叶赫那拉,十六岁入宫,成为咸丰皇帝的兰贵人,生下皇长子载淳后进为懿贵妃。咸丰驾崩后,载淳成了同治皇帝,作为皇帝的生母,她被尊为圣母皇太后,徵号慈禧,人称西太后。从同治皇帝到光绪皇帝,从二十七岁与东太后慈安一起垂帘听政,到后来的独自训政,慈禧太后的权力越来越大,她名字前面表示尊敬的徽号也越来越长,如今太后的全称已经是“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圣母皇太后”。几乎拥有了一切的慈禧太后有一个心愿却迟迟没能实现,那就是在这座凝结着自己心血与梦想的园林中,举行一个独特而盛大的生日庆典,经过四年的等待,就在这一天,她六十三岁的时候,慈禧太后终于得偿所愿,等到了作为大清国最尊贵的女人前所未有的威仪和荣耀。

 

  这次万寿庆典之后,有一件贺礼便一直留在了慈禧太后的寝宫乐寿堂里,就是这面百鸟朝凤的刺绣屏风,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凤是至高无上的神鸟,各种凡鸟不管多么美丽,也只能在旁边映衬凤的威严。这面象征权力永固的屏风是慈禧太后最喜欢的宝贝,和这只凤相比,就连代表皇帝的龙也显得黯然失色。光绪皇帝也曾在颐和园举办过几次万寿庆典,但是没有一次规模比得上慈禧太后。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