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艺术 > 雕塑 >

东昌葫芦雕刻 誉满天下(2)

2010-04-16 10:47
来源:渤海早报 作者:寒风
东昌葫芦雕刻,于方寸之间雕梁画栋、尽现人世百态;于文化积淀之中,尽显个性风采。它经过几百年的传承发展,已成为中国葫芦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东昌葫芦雕刻,于方寸之间雕梁画栋、尽现人世百态;于文化积淀之中,尽显个性风采。它经过几百年的传承发展,已成为中国葫芦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在遵循传统的背后,是人们追求吉祥、向往美好的心理。也正是基于这种丰富的文化内涵,它才没有像其他一些民间工艺自生自灭;而是承载着中国文化传统的审美观、理想情趣和精神追求流传至今,成为文化与艺术完美结合的典范。
 
传承现状 忧患中蕴含希望
 
在被称作民间工艺品之前,葫芦雕刻一直被人们叫做“玩意儿”。它和许多民间手工艺一样,是以贫苦手艺人走街串巷讨生计的方式存在并延续下来的。手艺人大多文化水平不高,甚至大字不识;但他们生在民间,身边是取之不尽的社会题材,可以赋予“玩意儿”深厚的人性与独特的个性,不仅给人们带来把玩的快乐,还积淀了丰富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文革”时期,东昌葫芦雕刻被列为“四旧”而逐渐衰落。改革开放以来,东昌葫芦雕刻面临着一种喜忧参半的局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精神两方面的需求渐趋多元,葫芦作为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喜庆装饰物,重新受到老百姓的喜爱;同时,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符号,葫芦也越来越引起外国友人的兴趣。这些都使葫芦的需求日益旺盛,市场前景可观。
 
不过,让人担忧的是,随着高科技的引入,一些省时省力的葫芦加工方式(如烙画葫芦、押画葫芦、彩绘葫芦、漆绘葫芦等)逐渐占领市场。这些新工艺挤占了雕刻葫芦的空间,如今整个聊城市一年出产的传统雕刻葫芦不过万余个,而每年销售的葫芦却数以百万计。而且,由于学习葫芦雕刻费工费时,经济效益不够显著,如今已少有年轻人愿意投身此行。这一精美的古老技艺,在新时代遭遇了传承危机。
 
好在这种局面已经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重视。除了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地先后举办了全市雕刻葫芦大赛、民间绝活大赛、葫芦集市等大型活动,给民间艺人们提供学习、交流的机会。
 
此外,当地政府部门还规划建设“东昌葫芦一条街”,举办葫芦文化博览会,为传统工艺葫芦的发展搭建平台,以期形成民间特色文化区。这些,都给葫芦雕刻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这门古老技艺可望在不远的将来焕发新的光彩。
 
(责任编辑:潇湘夜雨)
相关推荐
频道推荐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