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艺术 > 曲艺 >

西藏折嘎:昔日流浪艺术 今登大雅之堂 (2)

2009-10-29 11:47
来源:人民网-中国西藏网 作者:古韵
西藏折嘎 折嘎艺人的表演很有特色。他们以形象生动的比喻、华丽的词藻,应用大量的谚语、格言等,配之以丰富的历史知识和哲理诗词,使演唱的文化

西藏折嘎

折嘎艺人的表演很有特色。他们以形象生动的比喻、华丽的词藻,应用大量的谚语、格言等,配之以丰富的历史知识和哲理诗词,使演唱的文化内涵颇为丰富。表演艺人均为男性,可单人表演,也可多人表演。演唱者的装扮很特别,也十分有趣。他们的脸上蒙着面具,面具以红黑两色绘制,在两眉间书有藏文元音字母“阿”字,这是六字真言的缩写,象征弘扬佛法无边,祝愿三界众神和万物生灵吉祥如意。下巴处戴着白山羊毛制作的胡须,额头镶有一小铜镜。右耳根系有代表男性的一颗小海螺,当艺人唱到男性时,赞颂其心灵洁白如海螺;左耳根系有象征女性的一颗松耳石,艺人在唱到女性时,夸奖其容貌像松耳石一样美丽。

另外,演唱者的后脑处系有红、黄、蓝、绿、白5种颜色的绸带。这与藏族历算中的木、火、土、铁、水相对应,也可解释为构成宇宙的五大基本物质;五彩还象征天上美丽的彩虹,祝愿地上五谷丰登。演唱者一般还要在左肩上搭一条毡制口袋,既是道具又是盛小道具的用具。多人表演时,主演人头戴面具主唱,其他人演奏乐器或手持木棒、牛角胡、宝铁金幢等道具伴唱伴舞。说唱形式显得比较丰富,有领唱和齐唱,有独舞也有群舞。艺人的表演有相对固定的程序,演唱时从前到后都有专门的表述内容。根据表演时间的长短,说唱词可以酌情缩减,但重点内容不得有遗漏。演唱曲调大多并不复杂,主要分快板和慢板两种。演唱艺人根据听众和场合的不同,在唱词内容和表演形式上巧妙地作一些调整,以迎合观众。在表演中,艺人总要通过高超的口才、嘹亮的歌喉、诙谐的演技,甚至通过口技等一些特技表演,使说唱内容得以完美表达。

折嘎艺人在开始表演时,总是先要来一段开场白。向大家描述自己的打扮,告知听众他从何地而来,经历过一些什么事情等。道完一段开场白之后,话题将逐渐进入正题。善于言辞的艺人侃侃而谈,时而述说藏族悠久的历史,时而讲述佛法的传播过程等。这些内容的讲述,可长可短,根据演出时间而定。但是,有一项内容是不可省略的,那就是根据演出对象即兴编词演唱。其内容多为歌颂山寨美丽的景色,赞美寺院的金碧辉煌,或歌颂官员的功德,或夸奖主人的富有与大方等。当然,聪明的艺人也不会忘了对自己的丰富阅历和高超技艺美言一番。所以,这些折嘎艺人的表演是如此的精彩绝伦,总是令人折服。

在西藏,老百姓把折嘎艺人誉为传播幸福、祝愿六畜兴旺、五谷丰登的吉祥人,友善团结的使者。随着时间的推移,折嘎表演在保留传统艺术特色的基础上,对其演唱内容、表演技巧以及道具等进行了不少革新,大大增加了艺术表现力和可看性。其中有不少藏族文艺工作者,运用折嘎的艺术形式,写进社会主义的崭新内容,使得折嘎这一古老曲艺焕发了新的异彩。

(责任编辑:南有乔木)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