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宝盖洞张氏
始迁祖庭旭公,字伯璘,号仰明,明隐士,明末之乱与兄伯贵自粤东惠州龙川县西厢长乐里井坳迁湖南浏阳之九都小港观。
浏阳杨家坳张氏
始迁祖明亮公,十九世,万字派。生子六:文福、文禄、文贞、文祥、文禧、文兴。清时自粤龙川县迁浏阳县东乡一都上洪彭家冲立业,后移杨家坳。
浏阳张家洞雅子塅张氏
始迁祖玉珍公,讳纯朴,二十二世,振字派。清雍正4年(1726)由上善迁浏东香炉嘴燕窝烟竹坡立业,后移张家洞雅子塅月形立业。生子三:友龙、友凤、友麟,友龙迁江西义宁州安乡。
浏阳燕子岩张氏
始迁祖庭全公,字用全,十七世,原居江西雩都县水南坝,清康熙24年(1685)率三子应攀迁浏阳,始至田心青蓝桥之东坑,复徙南坪建业,后于燕子岩创业开基。应攀子三:万钟、万镒、万镇。
浏阳彭家岭张氏
永申公,十六世,子二:庭连(字连玉)、登玉,原居广东嘉应州之松口大王沙大塘唇,清康熙41年(1702)连玉、登玉迁浏阳东乡上四都鄱潭村,落业彭家岭。连玉公有子四:光庭、光俊、光九、光秀。
浏阳东乡乌石小洞张氏
始迁祖德应公,名德攀,讳道能,字善贻,原籍广东嘉应州镇平县神岗下李田新屋,迁移江西赣州府瑞金县沙河坝,后又迁浏阳东乡一都乌石小洞卢岸开基,建立祖堂。生有四子:万倡、万盛、万贵、万玺。
浏阳黄泥塘张氏
始迁祖万渭公,字子璜,十九世,清时自粤龙川县黄花溪下坑社冈围关迁浏阳东乡一都中汤黄泥塘立业。有子六:元荣、元华、元富、元贵、元俊、元杰。
浏阳东乡厚(后)碑洞张氏
始迁祖日暘公,字乾玉,号旋生,二十一世。祖居粤东嘉应州长乐县石给老屋,清康熙间迁湖南长沙府浏阳县东乡上四都厚碑洞千金坝立业。生三子:清魁往陕西、清俊、清达。
浏阳毛田坳张氏
席万公,字必珍,十九世,生子二:宗英、祖英。祖英,讳崇武,清康熙、乾隆年间由粤徙浏阳东毛田坳圆树垅。生有子五:德光、德先、德元、德魁、德亮。
浏阳黄泥冲张氏 始迁祖昌卫公,字嘉礼,二十三世,清康乾年间迁浏邑东乡二都黄泥冲立业,生有五子。
浏阳白沙大横坑张氏
始迁祖日友公,讳刚直,字梦友,二十一世,原籍广东镇平县高思乱石,清康熙间迁湖南浏阳县东乡上四都东门下菜冲条段立业,复迁白沙大横坑彭家岭居住。
浏阳仁和洞张氏
始迁祖应荣公,字荣碧,十八世,清雍正5年(1727)由广东嘉应州群寨阳官应下迁浏东六都仁和洞。有子三:尊雍、敬雍、敦雍。
浏阳板岗张氏
始祖衍公,南宋人,始居闽之上杭县深坑,至第九世启盛,明永乐时迁广东嘉应石坑堡石彖头创业。又传至第十九世万怀,于清康熙间移居长沙府浏阳县东乡三都板岗。清咸丰9年(1859)七修支谱,堂号乐育。
浏阳突石张氏
始祖翰誉公,字德寿,其裔孙如历、如悦、如良三兄弟于清康熙初年联袂自粤东平远县因创拓迁湘,开基于浏阳县东乡突石。族人分布于江西万载、宜春、分宜、武宁等县。宗祠在突石。族谱始修于元至元20年(1283),明天顺4年(1460)二修,清同治7年(1868)三修,光绪29年(1903)四修,1925年五修,1942年六修。至1948年,已传13代,共2200人。
浏阳尧鱼洞栗田张氏
应资公,字启春,号资生,十八世,明崇正2年(1629)生,由福建徙居浏东永和市,生有二子:茂万、盛万。次子盛万生子四:崇为、崇政、崇以、崇德。崇政公字晟政,清康熙50年(1711)生,由永和市徙居达浒尧鱼洞立业,有子四:日麟、日清、日山、日明。
浏阳东乡新坝子张氏
始迁祖柏崇公,字汉柏,清康熙年间自粤迁楚浏邑东乡二都新坝子。
浏阳枫树坡张氏 始迁祖汉周公,清雍正间自长沙迁此。
浏阳山斗张氏
始迁祖友权公,自江西迁来,递传数代支分七房。1936年四修族谱。
(责任编辑:猪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