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考古 >

探秘迷团重重的青州佛像:它因何而造,又因何被毁?

2009-04-21 11:59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13年前,在青州一所学校的施工工地上,发现了青州佛像窖藏。这些佛像在出土前几乎全部遭到了严重的损坏,但又显然是被人精心掩埋在地下……佛像身后隐藏着怎样的历史故事

13年前,在青州一所学校的施工工地上,惊现了20世纪中国最激动人心的考古发现——青州佛像窖藏。这批石刻佛像大约诞生于公元5至6世纪,数量惊人,精美无比。然而,令考古学家和历史学者深感不解的是,这些佛像在出土前几乎全部遭到了严重的损坏,大多只是一些残破的肢体和佛头,但又显然是被人精心掩埋在地下……眼前的景象不禁让人猜测,这静静的佛像身后隐藏着怎样的风云突变的历史故事。

青州,地处山东半岛,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7000年前,曾经是中国古代九州之一。这里为什么会集中埋藏着如此多的佛像呢?在窖藏坑被发现之前,当地人知道这里曾存在着一个古老的寺庙,县史书记载叫龙兴寺。龙兴寺在公元500年前后就已是远近闻名的大寺院,此后香火繁盛长达800多年。但公元1300年前后,龙兴寺却莫名消失了。

佛像窖藏东西长8.6米,南北宽6.7米,考古人员工作了七天七夜,覆盖着泥土的佛像逐渐显露出本来面貌,然而许多佛像被人为砸碎了。经过修复和拼对之后,总数达到400余尊。当时的青州博物馆副馆长夏名采回忆说,有一尊观音菩萨相当优雅完美,“比维纳斯还要漂亮”。

考古学家认为,这批佛教造像绝大多数完成于公元五世纪到六世纪。当时统治中国的晋朝在来自北方草原民族的不断冲击下走向分裂,北方出现了由多个草原民族控制的割据政权。公元439年,鲜卑族建立北魏统一北方,此后北方又相继出现了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等五个朝代,这2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最动荡的南北朝时期。青州的佛教造像大多就是在这一时代完成的。

动荡中的造像活动

台湾学者黄永川先生这样评价北魏的佛像艺术:“北魏为后世的雕刻艺术建立了神秘的内涵、庄严的宏规。”另一位学者林保尧先生则说,北朝一代的造像世界可用“造作之美,造作之最来赞叹了”。

青州佛像中年代最早的是北魏晚期的作品,绝大多数带有背屏,这是从中亚传入的造像样式之一。南北朝是一个大动荡年代,在这样一个时代,宗教显露出它前所未有的力量。公元一世纪佛教传入中国,但一直影响甚微,公元四世纪以后,佛教才在中国得到空前发展。北魏建国后,佛教逐渐与政治结合在一起,巨大的石窟佛像开始大规模兴建,造像模特据说就是皇帝本人。

从龙兴寺石碑中的记载推断,当时的龙兴寺称为南阳寺,是当地最重要的寺院,寺内有高高的佛塔和雄伟的佛殿,一尊高达三丈九尺的巨佛耸立在佛殿中央。在龙兴寺遗址出土的这批造像中,虽然没有找到体量巨大的佛像,但有的造像不算基座也已高达3米,而且雕刻技法十分精湛。

青州佛像,绝大多数都是用当地盛产的称为青石的石灰石雕刻而成。在青州佛像出现之前,青州石刻的历史就已经开创。青州市博物馆收藏的东汉时期胡俑像,高达3米,雕刻手法粗犷传神,说明至少在那时青州就已出现精湛的石刻技艺。

 风格迥异的青州佛像

据介绍,在北魏晚期到东魏时期的青州佛像,大多身材单薄、面部颧骨微微突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智者的形象。这样的造像风格被称为秀骨清像,深受汉族士大夫阶层传统审美情趣的影响。这种风格一直延续到公元6世纪上半叶的东魏时期。但到了公元6世纪中期以后北齐时期,秀骨清像造像特征完全被新的造像风格所取代,早期从印度传入的艺术风格再次成为主流。一些佛像采用凸棱的方式刻出衣纹,好像打湿的衣衫紧贴身体,充分显现着人体的优美,这种造像样式可能就是史书中记载过的“曹衣出水”。从出土的青州佛像看,北齐时期单体的菩萨造像表现出极为繁复、细腻和华丽的风格,佩戴华美饰物的菩萨像都经过彩绘和贴金处理,光彩照人。

青州自古就地处南北交通的要道,历史上一度从属南朝,南北文化长期在这里交会,在佛教造像上自然响应并且主导了造像的汉化风格。来自四面八方的善男信女会集到香火繁盛的龙兴寺,他们烧香拜佛,甚至不惜拿出积蓄捐造佛像,被称为供养人。供养人将自己想要达成的愿望铭刻在佛像底座的题记中,透过造像上的题记,今人也可以获知更多佛像背后的信息。

“三武一宗”灭佛事件

窖藏坑内的造像绝大多数都被严重毁坏,但仍排放有序。种种细节说明,这是一次有计划的、精心安排的掩埋行动,掩埋者很可能是对佛教极其虔诚的信徒。那么,他们出于什么原因掩埋佛像呢?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