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考古 >

探秘古涿鹿,寻访传说中的黄帝城(五)

2009-05-04 10:01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在河北省涿鹿县矾山镇三堡村北的台地上,有一座古城遗址,这座城,也许就是史书上记载的古代涿鹿城——也就是当地百姓传说的黄帝城。

1995年春天,河北省阳原县东城镇西水地村的农民高文泰,在开荒的时候意外地发现了一个古墓群,这一发现对考古界和史学界进一步认识黄帝时代犹如拨云见日,甚至对几千年来的史书记载也提出了质疑和挑战。

1995年春天,高文泰在姜家梁开荒时,不曾想,几锹下去竟然挖出了一个骷髅头。当时他感到有些害怕,可是他又想弄个明白。带着好奇和惊恐他又挖了几下,结果又挖出了一些残骸。这些尸骨是什么人埋在这里的呢?他从小在这个村庄长大,从没有听说这里有墓地,这究竟是一起凶杀案,还是古代人的墓葬呢?高文泰一时疑惑不解。

第二天,高文泰把这一情况报告给了乡政府,乡政府又向公安局作了反映。于是,公安局派两名干警,在高文泰的带领下,来到了姜家梁进行实地勘查。

干警们经过仔细辨认,排除了凶杀案的可能,认为这很可能是古代人的墓葬。于是,他们经过慎重考虑,向河北省文物局做了报告。

阳原县位于河北省西北部,西与山西大同接壤,东南和蔚县、涿鹿为邻。发源于山西的桑干河,从西向东横贯泥河湾盆地,然后汇入永定河。泥河湾是孕育东方人类的摇篮,在近80年来,中外考古学家,在这里发现了从200万年到1万年的旧石器时期人类活动遗址上百处,新石器时期的遗址也有几十处。姜家梁遗址又属于哪一个时代呢?河北省文物局决定派出考古队前去探个究竟。

1995年6月,由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北京大学文博学院,联合对阳原县姜家梁遗址进行发掘。考古队在遗址的西南角确定一个基点,以此向东、向北拉正方形的直线,根据这两个方向划分探方,每个探方10米×10米,以此规格,共划分探方16个,基本涵盖了姜家梁遗址,然后开始进行发掘。

考古队经过几天的忙碌,铲去上面30多厘米的表土层以后,发现这是一个排列有序的墓葬群,这些墓葬大致分为5排,由南向北依次排开,每排呈东西向排列,数量不等,显得密集而又神秘。这些墓大多是土坑竖穴墓,而且大部分是单人墓,墓主人多为仰身曲肢,而在M47号墓里却出现了例外。考古队经过几天的发掘,在这一个墓坑里发现了三具尸骸成上下叠压式的奇怪现象。从这三具尸骸的叠压情况和完整程度看,这个墓葬没有被扰乱的迹象,说明这个墓既不是二次埋葬,也没有被盗过,而是三具尸体同时下葬的,并且严格遵循仰身屈肢的方式,这使李珺百思不得其解!

一天下午,考古队刚刚上班不久,技工高文泰在清理M75号墓时,在墓主人的颈部右侧,发现了一个鹌鹑蛋大小的东西,被泥土包裹着,他小心翼翼地擦去上面的泥土,仍然无法辨认出这是个什么东西。于是,他请考古队长李珺前来看个究竟。

这件玉猪龙现珍藏在河北省博物馆,玉猪龙呈乳白色,高3.3厘米,宽2.6厘米。猪首双耳高耸,嘴微微向前伸,鼻子上有阴刻的皱纹,身体卷曲,首尾相对,中间对钻出一个大孔,耳后还有一个小穿孔,形象生动,制作十分精美。那么,这件玉猪龙能说明什么呢?

红山文化,是20世纪30年代,在内蒙古赤峰市老哈河畔的红山发现的一个新石器时代遗址,这个遗址距今已有5000年的历史,与仰韶文化后期处于同一个时代。红山文化的代表性遗址,是位于辽河流域的牛河梁遗址。在那里,考古学家们发现了大型的神庙遗址和女神像,这是一个氏族向文明社会迈进的重要标志。但是,红山文化最具有代表性的器物还是这种玉雕龙。考古学家们推测,这种玉雕龙,也许就是生活在这一地区的人们崇拜的图腾,也是中国龙文化的起源。因此,我国著名的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根据他多年的研究认为,黄帝部落就是以龙为图腾的。只有红山文化的时空框架和文化内涵,可以与黄帝部族的活动范围相对应。这一结论,与以往史书中记载的黄帝部族起源于陕西渭水,南辕北辙、相去甚远。

M75号墓只有一具骨骸,仰身屈肢,头偏向右侧,那件玉猪龙就放在墓主人颈部。李珺根据墓主人的形体特征和牙齿磨损状况判断,墓主人是一位女性,年龄大约在40岁左右。 当李珺对这个墓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之后,便把这一消息报告给了谢飞。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