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收藏的玉器按时代可划分为元代以前的古玉、明代玉器以及清代玉器三部分。在元代以前的玉器中,有当代考古发掘的精品及传世古玉中的珍品,其中包括了从新石器时代至元代各个历史时期的典型作品。在书画、陶瓷、青铜器、玉器等各种门类的中国古代文物中,以玉器的收藏历史最为久远。
这件玉兽形玦是紫禁城旧藏玉器中最古老的作品,它产生于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
岁月的浸润使它的表面形成许多色斑,这是古玉独有的特征。这块玉玦表现的是一种神化了的动物,反映了古人的动物崇拜。
这是一件战国时期的玉璧。据《周礼》记载,它是远古时人们用来祭天的。
玉器在古代多用作祭祀用具,人们认为玉石与大自然有着某种神秘的联系。
与金银、瓷器不同,玉器的制作更多依靠的是玉石本身的天然条件,玉器加工的最高境界不是破旧立新,而是因材施用,通过对玉料形状色彩的巧妙利用,达到人力与天工浑然一体的效果。这大概也蕴含了古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朴素理解。
清代的翡翠白菜和肉形石是玉器“巧做”的代表,翡翠白菜的玉料中白色部分雕成菜帮,翠绿色部分被雕成菜叶和叶上的昆虫,白色和绿色的过渡十分巧妙自然。而肉形石无论色彩还是纹理都可以乱真,人们似乎都能闻到红烧肉的香味。这两件作品现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这块玉石从中心被取走了一件碗坯,苏州工匠利用余下的材料雕成了“桐荫仕女图”,这是一件表现江南庭园景色的作品,四周有茂密的蕉叶和玲珑的假山,玉料中间的凹陷处顺势雕成两扇半月形扉门,半掩半开的扉门内外各有一名少女,透过门缝相互窥望。乾隆皇帝曾经把这件巧夺天工的作品和春秋时的和氏璧相提并论。
无论是代表皇权的玉玺,还是寄托情趣和风雅的装饰品,这些精美的玉器世代流传。遗憾的是,创造这些艺术品的工匠和艺人,我们大都无法知道他们的名字。但在玉器界,有一个人的名字无人不晓,他就是明代雕玉大师陆子冈。
专家李博生:值得提的就是他的所有大、小作品都有他的“子冈”落款。这就牵扯到了民间传流着很多他的逸事。皇帝有一次突发奇想,把他召到宫里来,子冈不许你落款,你给我做一个东西,结果陆子冈回去以后想来想去,听说是做了一匹马,(做了一匹马),果然没款,据说当时皇帝身边的大臣也在反复看这个东西,真没有款,皇帝想,还是听我的旨意了,结果他的宰相有一次再仔细看的时候,发现马耳朵里头刻着“子冈制”三个字,又不敢告诉皇帝,那怎么办呢,时间一长皇帝把玩,结果也发现了,发现以后呢,皇帝倒是高兴了,笑了,并没有惩罚陆子冈。
由于陆子冈技艺高超,从清初开始,仿制陆子冈的“子冈牌”开始在社会上流行起来。
专家李博生:这个子冈牌子前人没有,那就是说陆子冈创出来的这个形制,它是一个长方形,他的长方形是很讲究的,按现在来讲,应该是按黄金分割比例来的,很漂亮,它的边,框子,里边作出的活,起出来的活,还有底子的均匀平整,也是后人很难达到的。
流传至今的子刚作品很多都真假难辨。目前,故宫博物院所藏的子冈题款的玉器,款识字体也不尽相同。但无论是真品还是仿品,都可称得上艺术精品。
如今,子冈题款的玉器成为许多收藏家追捧的珍品。
除了陆子冈,历史上还有芝亭、朱永泰等宫廷雕玉的名家,他们是千千万万雕玉人的代表。正是他们为中华艺术宝库留下了永世的辉煌。
乾隆去世后,清朝的国力迅速衰落,因此对玉器的需求大大减少,玉器的制造开始走入低谷。这是乾隆的儿子嘉庆时期雕制的仿古碧玉出戟尊。这时的紫禁城内,每年从新疆运来的玉只有两千多斤,还不到乾隆时的五分之一。道光元年,皇上下旨和田、叶尔羌暂时停止进贡玉料。后来直到满清覆亡,玉料进贡再也没有恢复。
紫禁城的玉器收藏在清末又有了一次短暂的兴盛时期。这是由于当时的统治者慈禧非常喜爱玉器。
这里是内廷西六宫中的长春宫,是慈禧当年居住的地方,在这里,到处可见慈禧珍爱的玉器。
国家内忧外患,并没有妨碍慈禧对奢华的需求,为了投她所好,王公大臣们四处搜罗奇珍异宝,慈禧用过的玉饰,把玩过的玉器,足能装满3000个檀香木箱。在日常生活中慈禧也离不开玉,饮茶用的是玉茶碗,用膳用的是玉筷、玉勺、玉碗。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慈禧逃离北京避难时,也没忘记带上她珍爱的玉器。慈禧最喜爱的是来自云南、缅甸的翡翠玉。慈禧的爱好影响了当时民间对翡翠的使用,佩戴翡翠的风尚也一直流行到今天。
如今,当年慈禧太后住过的宁寿宫被故宫博物院设置为珍宝馆。那些曾经是帝王们独享的玉器,在这里被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欣赏和品味。
故宫博物院现藏玉器三万多件,这些珍宝凝结着大自然千年万载点滴孕育的精华,跨越了人世间从古到今纷繁变化的沧桑,它们像是生活在这座宫殿里的精灵,在这些古老的殿堂里散发着历久弥新的光芒。它们在岁月中积累,积累起一种文化精神的厚度;它们在静默中等待,等待着今人和后人在心灵的深处,细细倾听他们无言的诉说。
故宫博物院现藏玉共计30311件。
藏品中清代作品20000多件,明代作品5000多件,明以前作品4000多件。
这些珍品覆盖了自新石器时代起至清代末期约七千年的历史。目前都得到了妥善系统的保管和研究。
(责任编辑:博古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