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遗址冒水的第一天算起,挖掘已经停工将近一个月了,离自己承诺的时间越来越近,眼看着坍方里的积水越来越多,而自己却无能为力。一天,闵锐跑到几公里外的村落,没想到,这一下竟然发现了遗址冒水的真正原因。
闵锐:我们挖的这块地它原来是种庄稼的,它上面种了小麦,刚好我布方完了不久的话,它就水库放水,就给这些小麦浇水。这个上面一放水的话,我这个坍方里面的水简直是满得不得了。
现在,遗址西面几公里远的地方,仍然是大片的麦地,随着灌溉季节的到来,大量的水从疏松的地下源源不断的渗透到遗址里,至此,困扰多年的出水的谜底终于解开.在进行反复的论证后,考古队员把探访壁修成阶梯状,以减轻压力。然后沿着地下水的流向挖一个约10公分宽的沟,把水引到一个深的坑里,再用抽水机抽干坑里的水。
几天后,遗址里的水成功的被抽干了,原来诅咒根本不存在,前两次考古队长的意外去世和被迫停工仅仅是巧合而已。
现在考古队可以继续向下挖掘。很多木桩已经渐渐露出了根部,考古队员都期待着挖出木桩下面更有价值的宝藏,然而继续挖掘的结果另所有的人都大吃一惊。
闵锐:等整个坍方这些面开始揭露到早期文化层的时候,露出了很密集的木桩,很多的木桩,当时我就显得有点特别地吃惊。
当闵锐带领的考古队打开尘封已久的地层的时,就连他们自己也没有意识到脚下的这片土地里,竟然会隐藏着这么多的难解之谜。他们费尽千辛万苦,本想找出深埋在木桩下面的宝藏,没想到挖出的确是无穷尽的黑黑的木桩,让人吃惊的不是木头本身,而是木头的数量和密集程度。往下挖,是新的木桩,再往下挖,还是木桩,在大约2万平米的坍方中,木桩的数量总共有上万颗,它们长短不齐、大小不一,排列得杂乱无序、有的相互叠压,有的相互交错,这令考古队员一下措手不及。
《剑川县志》主编张笑:所以从来没有见过考古当中会出现那么大一片建筑物。密密麻麻的,很壮观,就很自然地联想到秦始皇的兵马俑那个气势。
建筑专家:仅仅挖出来这几个坑里面有那么多的木桩呈现出来。这个规模也好,这个场景也好,我觉得都是比较惊人的。
闵锐:作为领队的话,我当时都不知道怎么弄,因为它太多了,它太难判断了,太困难了,作为领队的话,这个难度太大了,我当时一下子就觉得怎么下手。
这么两万多平方米的遗址,能够发现如此多的木桩,简直都已经形成一个阵了的话,那么它到底用途会是什么呢?谁看了谁都会觉得非常的吃惊,起码这是到目前为止,我们国家发现的这样的木桩遗址当中规模最大的了,它到底干什么用的呢?有人说是房子,这摆明了是柱子,这柱子这么密,人在哪待着?有人说这不是柱子,是码头栓船的,还有人说,这个既不是船也不是什么房子,是一种水坝,但似乎都不能拿出充分的理由来,到底这些是什么呢?恰恰就在这个时候,我们的研究还在继续进行的同时,人们无意之中在遗址之中发现了一具尸骨。
考古队员在新石器时期的地层里发现了人骨,让人震惊的是,这看起来并不是闵锐期待的墓葬或者棺椁,而是一具被一根木桩死死的钉住变形和扭曲的人骨,虽说史前人类的埋葬方式还比较简单,但一般也是要有墓葬区来集中安葬,这种现场确实让人感到惊异。公安局的法医也感到了现场,这个人是谁,为什么而死,又怎么被钉在了一根木桩的下面。和木桩之谜一样,这一切都等待着考古队给出答案。欲知后事如何,下回分解。
(责任编辑:洛阳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