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以上对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区古代交通路线的记载,可知在这五条路线中有东西向的两条路,通行十分困难,南北向的两条道路通行较易,东北—西南方向的一条,介于两者之间。这是由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形成,受古水文网的分布影响。发源于昆仑山的河流进入盆地都是南北流向,所以南北向通道可沿河道通行,即使没有古河道的地方,沙丘高度也相对低。而在古河道之间,多是复合型沙垄、垄状复合形沙山或复合型新月形沙丘链,沙丘相对高度可达50~150m,所以通行就很困难。这可为沙漠公路选线提供借鉴,即公路主干线以南北向布局为好,翻越高大沙丘少,沙害相对较轻,修路较易。而东西向布设公路,需翻越的高大沙丘多,修路难度大,沙害相对也要大。未来,塔克拉玛干沙漠若再建公路,建议沿和田河和克里雅河这两条过去的通道修建。
樊自立说,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丰富,石油储量229.8亿吨,天然气11.4×1012m3,油气储量约占全国陆上油气储量的20%。目前已探明的油气田为22个,其中绝大部分分布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由于勘探程度低,今后还可能有更多的油气田发现,是我国能源的重要战略接替区。要在沙漠中勘察开发石油,必须修筑公路,目前以沙漠公路为主轴,修建了公路(有的是简易的)通往各较大油田。由且末到塔中的二级干线也已通车,由塔中通向克里雅河下游三角洲的公路已完工,建议再将其向西延伸到和田西侧的玛扎塔格,这一段沙丘较低,筑路较易;然后沿玛扎塔格山南麓山前冲洪积扇,地势平坦,无沙害威胁,可达麦盖提通往喀什。已停修多年的由阿克苏通往和田的公路于2006年完工,这样就可形成“两纵一横”的主干线,随着油气勘察开发的进展,可能修建由沙雅至于田的公路,形成“三纵一横”,再加上由干线通往各油田的支线,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形成一个相对较稠密的公路网是有很大可能的。
(责任编辑: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