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类发展的过程来看,农业出现前人类在几百万年以上的时间里一直过着原始采集狩猎的流浪生活,由于居无定所,随身携带的物品有限,生活水平受到很大限制,发展很慢,技术、生活方式方面的发展和变化微乎其微。只有进入农业社会后,人类在知识、科技等方面才爆炸式的发展起来。农业社会的出现到现在才有短短1万多年,载人的航天飞机都已经上天了。所以有人说,农业的出现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件标志性的事件,是人类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因为这里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农业的出现可以让采集狩猎的人们定居下来,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可能农业刚开始时的刀耕火种阶段,人们并不一定完全定居。但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肯定是定居。定居后人们都聚集在一起生活,可以让许多技术、知识、物品一代一代的积累,不仅会大大促进生产能力的提高,也使人口增长加快,这样村庄、聚落就会出现,发展到后来城市也出现了。所以说定居、农业时代的到来是文明得以积累、快速发展的前提。
这是甘肃省博物馆根据大地湾挖掘报告制作的大地湾二期一个聚落模型,它的实际面积约两万平方米,有70户人家左右。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人们在忙着建房,织布,烧制陶器,一片繁荣安定的景象。在它的四周有壕沟围绕,形成一种凝聚式环壕聚落格局。
这一时期房屋的布局已经与一期大不相同,它们不再是依山面河了,而是围绕聚落的中心呈扇形多层分布的。而这个聚落的中心地带竟然是一片公共墓地。那么这一时期的人们为什么要把墓地置于中心位置呢?
郎树德:这些墓葬现在看来都是一种正常死亡的一种状况,尸骨都比较齐全、规整,随葬品呢,有一些随葬品但是没有明显的差别。所以我们说,那个时候大体上整个社会是平等的。一个大的家族,是以母系为首领的。
这件有着女性造型的人头雕刻陶瓶,经鉴定就出自这一时期。从磨损程度上看,它不像是一件实用物品,很可能是母系社会带有图腾性质的一件礼器。既然母系社会人人平等,那为什么要在氏族居住地的周围修建壕沟呢?
郎树德:目前一般认为仰韶早期的壕沟是防御性的。主要是防御动物对人类的侵害。我们在大地湾的这个壕沟里头,曾经发现完整的一些动物骨头,可能是这些动物在要闯进来的时候掉到沟底下的。
据考古人员介绍,在大地湾遗址发掘过程中出土了许多动物遗骨。其中有大象、棕熊、猎豹、犀牛的遗骨,也有猪、马、牛、羊、鹤的骨头。其中猪的骨头最多,而这些骨头中1至2年的幼猪比例高达78.9%,这与现代人宰杀猪的年龄相当。那么这些幼猪到底是饲养的家猪还是狩猎来的野猪呢?伏羲 “饲养家畜以供食用”的传说那时候就已经存在了吗?
为此我们再次来到了曾做过大地湾农业考古调查项目的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重点实验室。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陈发虎:如果这个猪完全吃草的,那么与当时整个的这种草的成分是相结合的,如果是圈养,那主要是吃人的剩下的东西,吃这个粮食。
那么怎样才能鉴别出6500年前这些猪到底吃的是草还是粮食呢?
原来在自然界的植物中,不同的植物所含的同位素是不同的,比如草中的同位素是碳三,农作物里面的粟和黍都是碳四植物。如果猪吃的是这种农作物,那么在它的骨头中体现的稳定同位素应是碳四。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博士吉笃学:于是我们在大地湾遗址里面采集了大量的这个动物骨头,主要有牛、马、羊、和猪的骨头。牛、马、羊的同位素基本上没有变化,都是以碳三为主,但是猪的同位素变化非常大。在大地湾一期主要是碳三同位素,在大地湾一期说明猪主要是以碳三植物为主,但是到了大地湾二期之后,以碳四植物为主,说明当时猪可能也在食用这些植物遗存,也说明当时也可能在圈养。
野猪的寿命一般在10年左右,把野猪驯化成家猪从遗传学的角度讲,至少要经历十代的训化,按三年一代也得三十年,这还得在了解野猪的一些习性后才能做到。在当时的条件下野猪如何被驯化?在这个驯化过程中是否就有伏羲的身影?我们无从考证,但伏羲饲养家畜以供食用的神话故事确确实实在这里曾经发生过。古人把野猪驯化成家猪,用现代的观点来讲就是把一种有限的资源转化成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这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农业的产生,农业不仅使游猎的人定居下来,还发展了饲养业。
近年来关于农业考古的话题越来越热,农业起源的探讨结果也不尽相同。我国幅员辽阔,东西南北自然条件千差万别,那么农业的起源也必然是多元的。比如在黄土高原上最早的农作物可能是黍而在南方亚热带地区就可能是稻了。从大地湾遗址的分布来看,是从河谷开始的低地向高地发展的,而且黄土高原好多文化遗址都呈现出由低地向高地发展的规律,这说明了什么呢?我们知道,原始人征服改造自然的能力是很低的,要受制于环境的因素,那么他们在农耕之初就要在海拔、气候、地形上有所选择,水则是首当其冲要考虑的,这可能就是最早的遗址都是从河谷开始的原因。因此探寻大地湾农业发展的历程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这个地区农业起源的模式和规律。
碳化了的植物种子和动物的遗骨从某种角度为我们揭示了几千年前大地湾先民丰衣足食的生活,那在这里我们还会探得哪些秘密呢?下回分解。
(责任编辑:洛阳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