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经典精选 > 名著名作 >

弥足珍贵的传承:读《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札记

2009-10-10 14:15
来源:一元一 作者:东商
东商近来在攻读《论语》,所以今天就用《论语》中的一个故事起头。 《论语》《颜渊篇》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子贡问政,孔子回答说:“足食,足兵。民信之矣。”答案已经给出,可

东商近来在攻读《论语》,所以今天就用《论语》中的一个故事起头。

《论语》《颜渊篇》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子贡问政,孔子回答说:“足食,足兵。民信之矣。”答案已经给出,可善于追根溯源的子贡接着问:“如果万不得已,三者之中必须去掉一个,那会去掉谁呢?”孔子说:“去掉军队。”子贡不甘心,又问:“如何非得再去掉一个呢?”孔子说:“那就去掉粮食吧”。连吃的最没有了,为什么还要保留“信”呢?孔子认为,即使到人类社会生死存亡的最后时刻,“民无信不立”。信是到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丢的呀!二千年来,圣人是这样说的,历朝历代的志士仁人也是这样去笃信坚守的。

本文讲到了唐代中晚期,藩镇割据情况十分严重,朝廷为了打击其嚣势力,可谓无所不用其极。需要征粮,就全力征缴,需要征兵,中央政府甚至不惜征用少数民族的军事力量,此举事后招致不小的后患。但朝廷已顾不上这么多了。

至于平叛大计,归根到底是要用出色的人才。御史大夫乌公领皇命征讨叛乱,非常需要高水平的幕僚。也算是乌公求才心切,在下属的鼓动下,竟连续征招洛阳地区的两大儒家泰斗石温二公出山。也许当时大多数人认为这不失为一个壮举,一桩义事。可韩文公却提出不同寻常的异议。

韩文公将御史大夫乌公比作了遍访千里马的伯马,来到洛阳,“朝取一人焉,拔其尤,暮取一人焉,拔其尤”。就如同伯乐走过冀北之后,千里马都被选走了一样,乌公来到之后,整个洛阳地区,顶尖的学术大儒,士林领袖都被乌公用天子的诏命,讨逆的大旗统统给卷走了!

与众人颂扬石生和温生两公慷慨赴戎机的激情不同,韩文公坦陈此事的弊端,石温二公走后,堂堂的东都没有了学问大家,当地官员没有了咨询问政的机便,小子后子没有了考德问业的师长,路过东都的名士学人没有了可以拜会的名宿大儒可能。平定内乱固然重要,但真要中断了痒序之教,士林学风,对东都洛阳的危害也是相当大的。

由此观之,韩文公与孔子的观点是一样的。国家有急事,出于不得已,可以“去兵”,其后可以“去食”。但无论如何,无论到了什么危急的时刻,社会的最基本的公信力,民众的精神信仰,仁义道德是永远也不能被夺去的。石温二公是这种传承的守望者,是当地德行教化的杰出代表。如此而言,他们留下来为国家的益处更大。

孔子的《论语》句句是真经,而韩文公这篇铭文为此加补注释了最出色的典故。

(责任编辑:格物)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