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经典精选 > 名著名作 >

白居易感伤诗:霓裳羽衣歌(12)

2010-02-05 09:07
来源:国学导航 作者:施蛰存
元 夫人点头呼唤萼绿华,又好似西王母挥手与许飞琼分别。这里用四位女仙描写舞女二人一对的舞姿。再下去,用四句描写入破到曲终的情况。霓裳羽衣
夫人点头呼唤萼绿华,又好似西王母挥手与许飞琼分别。这里用四位女仙描写舞女二人一对的舞姿。再下去,用四句描写入破到曲终的情况。霓裳羽衣曲第三部分入破共十二遍,音乐都是繁音促节,像跳珠撼玉一般。因而舞姿也是急促捷速的。但到最后,却像鸾凤舞罢收翅,曲终的一声长引,却像太空中一声鹤唳。最后,作者说,当时第一次见到霓裳羽衣曲舞,就觉得惊心动目,听也不厌,看也不足。岂知自从降官到民间,至今八九年,绝没有再听到演奏这个法曲,觉得耳朵也冷了。  

 

  第四段六韵十二句,叙述八九年来做地方官的生活。元和十年,降官为江州司马;十三年,量移忠州刺史,在这两地,都没有听到好的音乐。在江州只听到山魈夜语,在忠州只听到杜鹃悲啼。这两句诗,为了要形容霓裳羽衣曲之美,就把江州和忠州的音乐比之为山鬼和杜鹃的很难听的声音。这种描写手法,宋人称为尊题格,目的是抑此扬彼,不惜写得太夸张。白居易在江州时,写过一篇《琵琶引》,为夸张商船中女子的琵琶绝技,就说江州本地的音乐只有山歌与村笛,呕哑难听。又说在江州朝夕所听,只有“杜鹃啼血猿哀鸣”。这是白居易惯用的描写方法。  

 

  元和十四年冬,白居易被召还京,拜司门员外郎。明年,转主客郎中,知制诰。长庆元年十月,转官中书舍人。长庆二年七月,出为杭州刺史。诗中所谓“移领钱塘第二年”,就是长庆三年,这时他才有心情打听杭州的音乐。商玲珑的箜篌,谢好的筝,陈宠的觱篥,沈平的笙,这是他在杭州物色到的四位善长吹弹管弦乐的姑娘,他都为她们写了诗,还把她们组织起来教练演奏霓裳羽衣曲。练成以后,就在西湖边虚白堂前演奏,可惜只公演了三次,他就任期已满,回京改官太子左庶子,分司东都洛阳。后来听说杭州这一个能奏霓裳羽衣曲的班子,也大家散伙了。  

 

  第五段六韵十二句,是叙述宝历二年来任苏州刺史以后的事。大意说,初到任时,从五月到秋天,一直忙于批阅公事,常常工作到深夜,没有时间欣赏音乐。到了秋天,稍有空闲,才想到霓裳羽衣曲。可是在苏州本地打听不到,听说你们越州有很多吹弹好手,因此我就写信问你:你们那边有没有会表演霓裳羽衣曲的妓人。你回说,越州七县十万户中,没有人懂得霓裳羽衣舞。你虽然没有为我觅到妓人,却寄了一首长歌给我,歌题是《霓裳羽衣谱》。按:这两句诗的意义不很明白。从字句间看,分明是说元稹寄了一首题为《霓裳羽衣谱》的长歌给白居易。但从下文“杨氏创声君造谱”一句看来,又好像元稹寄来的是一首长歌之外,还有一个曲谱。元稹的长歌已不可见,无法证实这两句诗的意义。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