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经典精选 > 名著名作 >

白居易感伤诗:霓裳羽衣歌(13)

2010-02-05 09:07
来源:国学导航 作者:施蛰存
以下第六段,七韵十四句。写他看了元稹寄到的曲谱,用红绿二色写的四张笺纸,好似霓裳羽衣曲舞的一切实况都在其中。千姿万态的歌声舞容,恰与当年

 

  以下第六段,七韵十四句。写他看了元稹寄到的曲谱,用红绿二色写的四张笺纸,好似霓裳羽衣曲舞的一切实况都在其中。千姿万态的歌声舞容,恰与当年在宫中所见的一样。当时的种种姿态呈现在眼前,昔日今朝,宛然如一,好像在梦中见到,又像在画中显现。我发狂似地爱好霓裳羽衣曲,有好几首诗里写到了它。《长恨歌》里有“惊破霓裳羽衣曲”,《钱塘》诗中有“曲爱霓裳未拍时”,你应该都还记得。  

 

  以下第七段,八韵十六句结束。因元稹来信中说霓裳羽衣舞必须中绝色佳人来表演,他就发了一番议论他说:从来一切技能之事,都有创造之主。这个舞曲本是开元年间西凉节度使杨敬述创作后进呈给皇帝的,现在你又为它造了舞谱。你说这种舞很难物色表演的人才,必须要美丽倾城的可爱的少女。可是,这里,吴王夫差的女儿小玉,是绝世佳人,她早已象烟一般飞去了;你们那边,西施是绝世佳人,也早已化为尘土。馆娃宫、苧萝村里的美人,早已不再能象娇花一般的巧笑。至今苏州,越州,诚如你所说,都没有佳丽人才。那么,请你听我说,如果定要找到国色美人才传授这种舞艺,我恐怕这种舞艺将在人世间废绝不传。至于女人的美丑优劣,相差其实不很远,有些所谓绝世佳人,也只是被人家捧出来的。这里有一个李娟,一个张态,你莫嫌她们不美,我倒想将就一下,把她们训练成才。  

 

  白居易极喜爱音乐,每到一处,必有记录当地歌儿舞女的诗。因此,他的诗集里,有关唐代音乐的资料很多。霓裳羽衣曲是唐玄宗时新流行的法曲,到元和、长庆年间,地方上已很少有人能表演。白居易在宫中内宴时看到了盛大的表演,就对它热烈爱好。这首诗抒写了他对霓裳羽衣曲的感情,也在几条自注中给后世记录了这个法曲的结构。如“散序六遍无拍”,“中序始舞,亦名拍序”,“霓裳曲破凡十二遍而终”,这些都见于他的自注,否则我们就无从知道。  

 

  《长恨歌》、《琵琶行》、《霓裳羽衣歌》都是白居易有所感伤而作的歌行体诗。他和元稹所作的长篇七言歌行,和盛唐诗人如高、岑、李、杜所作的不同。它们是用流利圆润的辞藻作的叙事诗。叙述之外,有描写,有议论。有时用对句,有时用散句。整篇诗,读到终结,仿佛是看了一篇用韵的散文。显然也象韩愈一样的以文为诗。这种歌行,既通俗易懂,又使人易于上口歌吟。所谓元和体,主要是指这一种长篇歌行及律诗。元稹在《白氏长庆集序》中说:“予谴掾江陵,乐天犹在翰林,寄予百韵律诗及杂体前后数十章。是后各佐江通,复相酬寄。巴蜀、江楚间,及长安中少年,递相仿效,竞作新词,自谓为元和诗,而乐天《秦中吟》、《贺雨》、《讽谕》等篇,时人罕能知者。”白居易自己也说:“今仆之诗,人所爱者,悉不过杂律诗与《长恨歌》以下耳。时之所重,仆之所轻。至于讽谕者,意激而言质;闲适者,思澹而辞迂,以质合迂,宜人之不爱也。”由此可知,当时所谓元和体,后世所谓长庆体,都是指元、白二人的长篇律诗及歌行,而不是《秦中吟》、《新乐府》之类的讽谕诗,也不是自己陶写性情的闲适诗。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