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旅游 > 江山多娇 >

【湖北武当山】仙山出武当,道教惊天下(七):金顶问道(3)

2009-07-01 15:56
来源:央视国际 作者:佚名
公元1416年,那艘负载着特殊使命的官船正是运载着金殿的构件。九月初九抵达武当后,3000多个金属铸件在天柱峰顶上以中国古建中最传统的工艺进行插接

公元1416年,那艘负载着特殊使命的官船正是运载着金殿的构件。九月初九抵达武当后,3000多个金属铸件在天柱峰顶上以中国古建中最传统的工艺进行插接,最后焊接安装完毕。

此后,金殿巍然屹立于高山之颠。

自矗立之初,金殿便成为武当的中心。无论在山上还是山下,朝拜者都能够感受到它耀眼的光芒。

武当山金顶像一个神仙,有时候露面非常庄严,有时候不让你看见,不知道它隐到哪里去了。或许,这正是道家文化的玄妙和中国古建的含蓄之美。

公元1979年,一个风雨交加的日子,社科院专家王育成在攀登金顶的途中看到了让他永生难忘的一幕。

王育成回忆道:那也是我在武当山看到的最惊心动魄的一次,因为我从来没看见过,那个雷电,就看见那个闪电打在金殿上面,接着就几个大火球绕着那个金殿撞,看着既惊奇又感觉有一种恐惧的感觉。后来当地一个老头,告诉我,说这是武当山很有名的一个事情,这个叫雷火炼殿。

由于金殿是金属导体,遇有雷击,屋顶上一片电光石火。平日附着在金殿上的烟尘锈垢被雷电烧炼,经雨水冲净后便辉煌如初。

这显然又是一件难得的瑞应事件。从永乐十年来到武当,七年间,沐昕渡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如今,雷火炼殿神奇地渲染出皇权的至高无上。紧绷了七年的神经在这一刻得以舒展,沐昕突然很想念远在云南的家人。独对清冷的月光,沐昕却在这时感到了一丝温暖。这一次没有归期的旅程,是否开始接近终点了呢?

这一年,当雷火炼殿的讯息传递到京城时,朱棣露出了胜利者的微笑。这是皇权和神力的完美结合,它似乎预示着伫立在皇家道场最高峰上的金殿与天神取得了感应。

这或许是沐昕来到武当后最温馨的一个清晨。从成为驸马的那一刻起,他辞别兄长,孤身去往京城。在经历了丧妻之痛后,孤独和寂寞陪伴他渡过了身处异乡的岁月。如今,金殿已成,他是否可以荣归故里了呢?

公元1419年,沐昕接到了永乐皇帝发给自己的第六道圣旨。接到圣旨的一刻,沐昕仿佛听到了来自心底的一声叹息。现在,他的未来和即将修建的金顶围城紧紧的联系在一起。永乐皇帝将这项最后的工程命名为紫金城。

也许,正是这个名字让沐昕得到了某种启发。他决定仿照故宫紫禁城的规制来体现皇权。于是,在陡峭的岩壁上设东西南北四座天门,四个角楼,以渲染天庭仙界的威严。而东、西、北三座天门假作实封,只有南天门可通行。因为,在道教信徒眼中,南天门是神与人沟通的地方。南天门下设鬼门、神门和人门。其中“鬼门”假做不通,高大庄严的“神门”是皇家的专用通道,平日只有“人门“可正常通行。

为了完成永乐“万万年与天地同其久远”的设想。紫金城城墙全部为巨石依岩筑成,每块石条重约一两吨。古代工匠们用糯米煮汁,拌和石灰粉为浆砌筑,从表面看只一线缝,不见灰浆。这是一种极为高超的技法,俗称“干摆”。

周长344米的紫金城,所耗费的石料将达千万吨。它的施工难度远胜于平地修建的故宫。当年的沐昕和工匠们,是如何把每块高达一吨重的巨石运上金顶的呢?

永乐皇帝调到武当山这些工匠当中,除了什么木匠,石匠,瓦匠,铜匠,铁匠之外,还有一个工种叫搭台匠,就是我们现在说的搭脚手架的工人。

当年,搭台匠围绕大顶,搭上了密密麻麻的脚手架。然后,工匠们再把打制好的青石,用极其原始的方式一层一层的搬运到所需的位置。

当年没有复杂的吊装技术的情况下,脚手架的搭制也是非常不容易,所以我们只能这样设想,用当时的那种滑轮吊装技术加上脚手架工人的努力,把一块一块的重达一吨重,两千斤重的巨石,搬上紫禁城现在的位置,这个工程量是非常的浩大。

整个”紫金城”工程历时五年完工。它居险临危却又坚固稳重,犹如一道光环围绕金顶,让人叹为观止。

公元1424年,金顶太和宫全部完工。

它以金殿为中心,以紫金城南天门为中轴线,中轴线上的主殿是太和殿。皇权与神权在这里完美融合,达到了“云外神宫”的意境。

自此,修建了十四年的武当山宫观全部告成。30万工匠和官兵共修建了金顶、紫霄、南岩、玉虚、五龙、遇真等33处宫观建筑群,创建殿宇房屋约8000间。武当山成为了集建筑、宗教、文化于一体的“天下第一名山”。

武当宫观全部落成后,沐昕就任位高权重的南京后军都督府事。此后,屡掌宗人府,又曾专职负责孝陵的四时祭祀,既是皇亲国戚又是勋戚大臣。任驸马都尉50余年间,深得明朝五代帝王的恩宠。

公元1424年,这一年的冬天,一场斋戒法事在武当山悄然举行。玄天玉虚宫提点任自垣为三百六十八位工匠超度亡灵。没有任何文献记载下那些能工巧匠的名字,更没有人知道他们来自哪里。就这样,他们为这座仙山创造了奇迹,也让自己的灵魂与仙山融为了一体。

(责任编辑:胜地怀古)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