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旅游 > 人文胜地 >

江南(五):吴歌生烟,苏绣传情

2009-07-10 15:08
来源:央视国际 作者:佚名
吴歌的好是纯正、朴素、实在,没有一丝城府色彩,也就少了俗气。如果说木雕是木头上的刺绣,那么刺绣,就是丝绸上的木雕了。

在路上,我们和民歌和手艺邂逅相遇。

比如年画,或者窗花,比如短衣衫上的乱针锈,或者长辨梢上的蝴蝶结,粗糙的生活中透露的精细,平常日子里产生的情趣。

最初我们经过的,是太湖上的一个长满果树的小岛,小岛上除了梅花,还有荷花,除了梅子莲子,还有枇杷、桔子、杨梅、粟子、银杏,还有碧螺春。

漫步在青枝绿叶间,我们不能够分辨出来这些树谁是谁,但我们知道他们是确确实实地在这一片小岛上生长着。

岛上的桔子,有一个很抒情的名字,叫早红。秋天来的时候,漫山遍野红灿灿的,游客们随手摘下一只桔子来,填进嘴里,然后说甜的或者是酸的,岛上的人们就笑咪咪看着他们说甜的、酸的。

劳动是快乐的,小岛上的人们忙忙碌碌,他们唱着前人流传下来的民歌忙忙碌碌。

摇一橹来扎一绷,沿湖两岸好风光。

好花落一中舱里,野蔷薇花落在后梢棚。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小岛上的人们种花栽果捕鱼捉虾,日子过得绘声绘色、有滋有味。

沿着乡村河边的小路,我们走近民歌。

唱民歌的地方就在水上。

我们知道最早的民歌是船夫们在水上唱出来的。那长一声短一声“依依呀呀”的语气词,好象一支长橹在冷清清的河水中欸乃。很早很早以前,我们的祖先独立船头,青苇白水,菱荇纵横,歌声临风而起,我们的祖先在风中无比飘逸。

唱民歌的地方,就在古老的村庄里。

村口有一棵老树,老树是民歌的标志。有一位老人,从她少女时代开始,就在这棵古树下唱民歌了,也许,她的民歌太长了,唱了一辈子也没有个尽头。也许,她唱的调子太深情了,唱得她自己一辈子落泪。

她的民歌,是女性青春忧伤的旗帜,永远地飘扬在乡村所有女人的心头。她就坐在村口的古村下面为自己曼声歌唱,在歌唱中她从少女慢慢地变成了白发的老人。

断竹、续竹、飞土、逐鹿。断竹、续竹、飞土、逐鹿。

上中学时,历史课本上,读到过这样的句子,好象是介绍《诗经》的,课本说,这是我们历史上最初的诗歌。

我们的先人,围坐在篝火边上,一边将刚伐来的树枝竹杆断断削削,一边唱着断竹、续竹、飞土、逐肉。断竹、续竹、飞土、逐肉。然后站立起来,大模大样地地向林子走去向河边走去向山上走去。待他们回来的时候,篝火正是将熄而未熄。他们将刚捕打来的野味从肩上御下来。这时候篝火再一次蓬勃开放,并且香气四溢,我们的先人,更加意气风发地引吭高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

我们一直只以为,这一幕离我们很远,时间上远,空间也远,而乡村的歌唱,使辽远而深遂一下子可望可及。今天,就是这个时候,擦亮历史这一面铜镜的,竟是这样一个乡村歌手。

他的歌唱高亢而清丽,让人觉得迷惑之中一下子清醒,清醒之后一下子鲜明。这就是民歌,就是与舞台不相干的民歌,不是园艺也不是盆景,它只是村庄里的树木和花草,或者只是庄稼。少了些刻意和雕逐,少了些规范和拘谨,少了些艳丽和矫情。就这么大大方方、朴朴素素、挥挥洒洒地一唱。这民歌。

天色快要暗下来的时候,我们来到了另一个民歌之乡。

民歌之乡的山歌馆,走过这简单而质朴的展览,广泛的乡村,广泛的民歌,和广泛的民歌手,千百年的民间记忆,人情冷暖,这一次穿越,真叫人砰然心动。

就是在这里,隔了一条河岸,数百年来,一场一场声势磅礴的民歌会的大幕一次又一次地“隆隆”地拉开。你一句,我也一句,这边唱来那边和,唱山唱水唱风月,和天和地和人生。

这是蓬勃兴旺、意气风发的乡村,这是直抒胸臆、宽广坦荡的乡村,这是乡村的节日,一个民歌盛开的节日。

芦墟,这是一个和民歌紧密相连的名字。

就在这村口,就在这村口的大树下,一曲《五姑娘》,陆阿妹长一声、短一声,这乡村,哭一声、笑一声。

也是在这里,有一位异国他乡的姑娘,在这水里生着民歌,土里长着民歌的山水间,走走停停,问问说说,这一程路,她走了三年,中国江南的民歌让她背井离乡,也让她找到了灵魂的家园。

民歌啊真好。

民歌的好是单纯。简单和纯正,没有一丝城府的色彩,也就少了俗气。没有表演,也没有功利,轻轻意意,随随便便,教我唱来我就唱。

民歌的好是朴素。实在而平常的见识和心思,就这么一唱,这个世界和这个世界里的一切,只在这刹那之间容光焕发。

在路上,忽远忽近的民歌在我们心里飘来荡去,然后,让我们心情激动的,还有手艺。

手艺,曾经是一种文化和生活的标志,它的消逝,引发了我们的无限追忆和感慨。

更多相关视频详见大型记录片《江南》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