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艺术 > 曲艺 >

白云山道教音乐:具有浓郁宗教气氛的神韵仙乐(3)

2009-07-23 17:26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白云山道教音乐的基本特征 1、是道教的外向行为表现,道教斋醮科仪活动的产物。作为表达宗教信仰,宣扬教理、教义的一种重要手段,它与斋醮科仪紧

白云山道教音乐的基本特征

1、是道教的外向行为表现,道教斋醮科仪活动的产物。作为表达宗教信仰,宣扬教理、教义的一种重要手段,它与斋醮科仪紧密结合,具有浓厚宗教色彩和显明的道教文化特征。

2、是一个容量博大的文化载体,由南北两地的道教音乐组合而成,在与陕北民歌、陕北民间吹打乐、晋剧音乐的交流、兼融中丰富、发展,具有民族传统文化形成中共有的多元性特征。

3、在民间音乐中极为少见,由于流传的道派、地域不同,在道教音乐中,它又与其它道观道教音乐的内容、形式、旋律、风格以及乐器配制等均有不同,它既不同于全真教通用的《全真正韵》又不同于带有江南丝竹、苏杭吴腔音乐风格的南方正一道音乐,应属仅流传于本区域的“地方韵”,是民族文化中的珍稀品种,因而具有珍稀性特征。

4、多在庙宇、经堂、斋坛前演出,具有演出环境的特殊性特征。

5、在道教科仪和民俗祭祀活动中演唱演奏,依赖道教活动和民俗活动生存、发展,具有顽强的依赖生存性特征。

6、乐器特别,曲牌古雅,音色清脆悦耳,令人心旷神怡,如入仙境,具有很高的聆赏性。白云山道教音乐的基本内容

白云山道教音乐由三部分组成,即经韵曲调、笙管音乐、打击乐。

(一)经韵曲调:经韵曲调是道士诵经时唱的曲调,又称经歌。其内容有赞美道教教义,播扬神明灵验,祈福保安,消灾免难,施食饿鬼,超度亡魂,劝人行善,孝顺父母,忠君爱国等多类。经文多是四、五、六、七、十言古体诗及对仗工整的骈文,韵律性强,便于歌唱。

按音乐形态区分,经韵曲调可分为讽经腔、诵诰腔和韵腔三类。

1、讽经腔:讽经腔经文多是散文,句式长短不定,无规律,旋律性差,曲调无调式、调性和固定的音高。它只是一种腔调时高时低、高低起伏,似念似唱,间于唱念之间的曲调。如《刀兵记》、《龙虎经》等即属此类。

2、诵诰腔:诵诰腔经文句式方正整,旋律简洁,没有衬字、衬词和拖腔,是一种词曲节奏合拍,结合紧密的经韵曲调。如《中堂赞》、《丰都咒》、《忏悔文》、《解结歌》等。

3、韵腔:韵腔是白云山经韵曲调的精华部分。它的节奏宽广,节拍多变,旋律舒展平缓、优美动听、婉转跌宕、娓娓连绵、施腔冗长,酷似长辈对晚辈不厌其烦的谆谆教诲。这类曲调多是赞美各位尊神,描述群仙来临的。因而,具有庄严、肃穆、典雅、悠扬的风格特点。如《三教圣人赞》、《步虚》、《真武赞》就是这类曲调的典型。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3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