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艺术 > 曲艺 >

锦歌、歌仔戏和芗剧:锦歌袅袅 乡音绕梁(一)(2)

2009-07-30 15:48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夏荷
夏荷诗歌《锦歌》,可以帮助我们对锦歌音乐的理解和想象: 这锦江是九龙江裁出的一段锦缎 这锦歌是绣在锦缎上的含笑花 这含笑花上面是行云 这含笑

夏荷诗歌《锦歌》,可以帮助我们对锦歌音乐的理解和想象:

这锦江是九龙江裁出的一段锦缎

这锦歌是绣在锦缎上的含笑花

这含笑花上面是行云

这含笑花下面是流水

光阴将天,将水,将歌,融会一起

锦歌飞上天,天不再哭泣

锦歌流出海,海不再咆哮

流传下来的丝弦,芬芳早沁入心田

如天上的蓝,浅的蓝

如水上的绿,浅的绿

锦歌的故乡,听不到,余音袅袅

只能闻到这含笑花的馨香

到锦江畔来吧

去水仙巷,去番薯埕,去面炙街

这里的言辞是锦歌的韵语

这里的气息是锦歌的花语花香

漳州锦歌是福建省五大曲种之一,与泉州南音并称为闽南民间姐妹艺术之花,2006年第一批入围国家级非物资文化遗产名录。

“锦歌又名歌仔、什锦歌。属曲牌联缀体的曲艺形式,流行于漳州、厦门等闽南地区和台湾省以及东南亚闽南语系的华侨聚居地区。锦歌没有专业演唱团体,以自娱自乐的形式流传、盛行,其演唱形式以走唱和座唱为主。”(《漳州文化出版局·漳州曲艺集成》)

“上了年纪的漳州人,大抵还记得当年盲瞳的歌者沿街走唱的情形:月琴上挂一圈圈竹签供人抽点歌谣,而歌者指法讲究,唱韵婉转,姿态安详。”(电视纪录片《历史漳州》解说词)

锦歌是一种有器乐伴奏的歌唱形式,一男一女对唱的民间说唱、清唱曲艺。作为传统曲艺的参照,锦歌不像东北二人转那样高亢红火,火辣风趣,它更多的表现出歌者冷静平和、安详默契的文化心理。

另一种曲艺对比,如果将昆曲比作精雕细刻的江南盆景,那是文官提携并建设起来的园林软文化,那么最早的锦歌就是闽南山道旁的野花野草,或者灌木丛,是最纯粹、最纯净的民间曲艺,它更多地表现平民百姓的心声。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