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歌以四句七言或五言的联句弹唱历史和传说故事,约在明末清初继承了南词小调、道情及民间小戏的音乐发展而成。逢年过节,喜庆之际,漳州城乡经常可见锦歌艺人坐唱,走唱,用乡音唱白,曲调缠绵,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
“唐开漳刺史陈元光的别驾丁儒诗云:‘天开一岁暖,花开四时春;杂卉三冬绿,嘉禾两度新。俚歌声糜漫,秋酒味温醇,锦苑来丹荔,清波出素鳞。’”(电视纪录片《历史漳州》解说词)
漳州收藏家郭明木最得意的收藏之一是“这是一张上个世纪20年代末德意志留声机唱片公司以‘兴登堡’总统为商标,录制发行的漳州锦歌老唱片”:
唱片內容是:漳州儒家曲,也就是漳州锦歌。
曲名:牵亡歌。
演唱者:林廷、陳丽水,“乐吟亭”和“八吟乐会亭”锦歌馆民間艺人。
林廷(1880-1967)漳州市郊南坑桃林村人。省曲艺学会常务理事,受聘省文史馆馆员,市四屆政协委员。
1929年林廷、陈丽水、賴耀山、陈膠掠、钟青、陈不得、朱亚、王青吉等十余人,应侨胞弦友邀请,到南洋诸岛以艺会友,並在新加坡由兴登堡唱片公司录制《陈三磨镜》、《审陈三》、《安童闹》、《影歌》、《赌博歌》、《大伯公歌》、《姨》等四十多首曲发行。三十年代由上海百代唱片公司录制一批唱片,发行国內外,风靡一時。
兴登堡(Hindenburg,Paul von)(1847-1934), 德国元帥,政治家,1925-1934年任魏玛共和国总统,德国第二任总统。(摘自郭明木先生的博客)
由郭明木先生的介绍,可见漳州锦歌早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就走向世界了。酷爱闽南文化的郭明木先生,闲暇之余,坐在他那架老式留声机前,执扇聆听那缠绵悱恻、如泣如诉的锦歌,进入闽南曲艺原始灌木丛中,寻觅闽南庶民那最古老的民间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