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军事 >

赵国“军魂”廉颇:叱咤风云何其勇,负荆请罪何其壮(二)(2)

2009-07-13 16:20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听涛楚隐
但秦国趁廉颇在东边对付齐国之机,东进伐赵,占领了石城。过两年复攻赵,杀了二万赵军。然后秦王提出与赵王在渑池会盟言和,赵王非常害怕,不愿前

但秦国趁廉颇在东边对付齐国之机,东进伐赵,占领了石城。过两年复攻赵,杀了二万赵军。然后秦王提出与赵王在渑池会盟言和,赵王非常害怕,不愿前往。廉颇蔺相如进谏说:“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认为应该前往,以显示赵国的坚强和赵王的果敢。赵王与蔺相如同往,廉颇相送,与赵王分别时说:“大王这次行期不过三十天,若三十天不还,请立太子为王,以断绝秦国要挟赵国的希望。”廉颇的大将风度与周密安排,壮了赵王的行色。在“渑地斗智”中,相如请秦王击缻,召入御史书之,请以咸阳为赵王寿,不仅为赵国挽回了声誉,而且对秦王和群臣产生震慑,直到盟会结束,秦王“终不能加胜于赵”。

秦赵渑池之会,蔺相如威逼秦王为赵王击缻

渑池会后,赵王“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地位竟在廉颇之上。忠勇粗直的廉颇十分不快,认为自己有攻城野战,扩大疆土的大功,而地位低下的蔺相如只动动口舌竟然爬到自己头上来了,是可忍孰不可忍!于是他公然扬言要当众羞辱蔺相如。蔺相如知道后采取了忍让的态度,为了不使廉颇在临朝时排列自己之下,每次早朝都称病不至。

有一次,蔺相如乘车出门,远远望见廉颇迎面而来,就索性引车避进了旁边一条小巷子( 后来被叫做“回车巷”)。蔺相如的门客愤愤不平,蔺相如解释说:“虎狼般的秦王我蔺相如都敢当庭呵叱,羞辱他的群臣,难道还会怕廉颇吗?强秦之所以不敢出兵赵国,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在啊,如果我们相斗,就如两虎相伤,没有两全之理了。我之所以避他,无非是把国家危难放在个人的恩怨之上罢了。”

不久,廉颇听说了这些话,既感动又惭愧。他特意选择在蔺相如家宾客最多的一天,身背荆条,赤膊露体来到蔺相如家中,当众下跪请罪:“俺是个粗人,没什么见识,哪儿知道您竟这么容让我。请您就用我背上的荆条,狠狠责打我一顿吧。”蔺相如连忙扶起廉颇,两人都感动的流下热泪,从此结为刎颈之交。

廉颇负荆请罪,与蔺相如结成刎颈之交

这就是著名的故事“将相和”,而廉颇勇于改过,真诚率直的性格,尤其使人觉得他可亲可爱。但“将相和”的故事并非讲“男人情谊”那么简单,在它背后,其实是赵王在操控两种对外路线,调和鼎鼐,力图保持国家发展平衡的运作。

廉颇最初对蔺相如宣恶言,固然是认为蔺相如“素贱人,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面子上挂不住,但更重要的是不满蔺相如的对外路线。廉颇秉承的是赵武灵王时期“东击北进”的战略,对西边的强秦主张采取防守态势。赵国乃四面受敌之地,作为战国最繁忙的将领,廉颇深知秦国国力远在赵国之上,不希望过早与强秦直接冲突。主张在与秦国决战之前加紧向周边扩张,增强国力。在他看来,蔺相如一再激怒秦国是不智之举。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