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一星期后,奉命前往支援其他运送古物队的那志良在西安遇上了吴玉璋,两人一起到宝鸡去,因为吴玉璋所押运的那批古物,已经到了宝鸡。这批古物存放在两座大庙里,由地面到房顶堆得满满的。吴玉璋的家眷,这时也已逃出沦陷的北平,到达宝鸡。
宝鸡吃紧时,他们又要前往170公里外的汉中。其中要越过海拔3000米的秦岭。这时运输工具都要额外加钱,两地之间没有铁路,只能用卡车装运,每辆卡车至多能装载20箱左右。花了48天总共装了300多车,才把他们押运的古物全部运达汉中。可是这时汉中也不安全,一个半月后,他们又奉命把古物运往成都。
成都在500公里外。路上过河而没有桥,只好造木筏暂充摆渡。10个月后到达成都,发现成都的情况不理想。城市很大,地势平坦,没有坚固的楼宇,也没有山可以挖山洞。
“我们要找个可以安定下来的地方,”那志良说,“一个可使我们安定过日子的地方。”古物再次启运,这次是运往150公里外的峨嵋县城,那里安谧,有很多庙宇。这一队就在峨嵋的那两座大庙里住下。一住就是7年,后来在成都开过展览会。他们开箱取出古物,首先取出清宫所藏几万本价值连城的古籍。这些古书必须要过过风。
国宝运送路线
1942年,那志良自1933年便别离了的家眷——太太和三个孩子,从北平逃出与他团聚。“那好了,”他回忆说,“我们一家又在一起了。”
1945年8月日本投降。经过12年离乱,古物终于可以回南京了。可是战后运输工具缺乏,不能冒险在崎岖的道路上运回古物。到1947年3月,三个队才离开战时的避难所,在重庆集合。
1947年初夏,全部古物和人员终于由九艘轮船沿江顺流而下运回南京。他们立即恢复中断了9年的工作,把国宝运入朝天宫扩建的部分,开箱整理并且开设一个临时展览厅。
不论他们的生活多么艰苦,博物院工作人员始终团结一致,一心保护这批国宝。不管个人的政治信仰如何,他们始终比肩抗日。但对共同的敌人作战几乎刚刚停止,蒋介石又挑起内战,共产党在中国大陆各地军事上占上风,又取得人民的支持,博物院的职员也不例外。
1948年徐州会战后,南京受到威胁,蒋介石计划在台湾建立最后立足点,于1948年11月决定将故宫国宝和南京中央博物院、国立中央图书馆、中央研究院的藏品及外交部部分重要档案也合并一起运往台湾。但当时可以运送这些珍贵古物的只有两艘军舰和一艘商轮,只能运送其中一部分,无法全部运走。不得不作进一步的决定。
1933年,他们从北平运出19557箱,这时只选出2972箱,大部分是清宫收藏的精华,包括历代名画及书法、清宫全部藏书和最精美的宋瓷。总数约只是故宫国宝的六分之一。其余的不得不留在南京(其中大部分现在北京故宫博物院)。
到达台湾后,古物最初贮存在台湾中部工业中心台中市的糖厂仓库里。但这些仓库也不是储放国宝的理想地方,于是在50年代初,这批珍藏又迁移到附近一个名叫北沟的小山村。在北沟存放了差不多15年,直到1965年11月在台北市郊的孙中山先生纪念堂及故宫博物院新址建成并宣布开幕。
现今台北故宫博物院已成为亚洲著名展览馆之一。中国艺术文物藏品共有60余万件,其中书画5749件,善本书150688册,其中有历代重要刻本、佛经、藏文喇嘛经和满蒙文史籍等。
(责任编辑:地理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