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拉判断,辽代早期,还没有形成面具的习俗,它可能到中晚期才生成,因为在耶律羽之的墓当中也没有发现面具。
在和耶律羽之的比对中,塔拉认为头箍是面具的前身。这样,墓主人的下葬年代便被确定在了契丹王朝的早期。那么,塔拉能不能在死者的身上找到更多的证据,进一步破解墓主人的身份之迷?
这时人们发现,经过一千多年的岁月,和多次雨水的浸泡,死者身上的丝绸衣服已经接近腐朽,剥离变得越来越艰难。考古专家们小心翼翼,又在争分夺秒。因为墓主人的上身里,还隐藏着大量的随葬品。终于,一副硕大的项链出现了。黄金和宝石在灯光下闪耀着粼粼金光。X光机曾显示,在墓主人的身上还不止这些。果然专家们提取到了黄金手镯。
随后,人们在死者手指的部位,又相继找到了五枚黄金戒指。戒指上还镶嵌着绿松石之类的宝石。所有的随葬品,贵重、华美得令人惊叹,再一次表明了墓主人的身份非同一般。但令人奇怪的是,那些神秘的斑点,却始终没有显露出踪影,也许它们还隐藏在更深的地方。面对这些首饰,塔拉异常兴奋,这些都将是可以利用的物证,尽快确定墓主人的真实身份。
王大方专家始终关注着这次考古研究,随着不断深入的发现,他对死者的身份又提出了一个更大胆的推测。
王大方说:“在辽史里头有一个公主,就是辽太祖阿保机的公主。她嫁给了皇后的弟弟,通过这些天来琢磨这个事,我总觉得这个在契丹早期逝世的这个少年女子里她最像。”
史书中的确记载着,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有着唯一的一位公主。通过对头箍的研究,塔拉曾经判断墓主人是生活在契丹王朝早期的人,难道她会是契丹第一位皇帝的公主?如果这个推测能够被证明的话,这将是契丹考古史上一个重大的发现。皇帝的公主,必定是个身份显贵的女人,塔拉立刻找来了曾在耶律羽之墓中出土的首饰,他要和吐尔基山墓主人的首饰进行细致的比对,找到她皇族身份的确凿证据。
塔拉认为,耶律羽之墓的首饰跟她相近的比较多,但是还不如她的漂亮,就说她这个戒指来比吧,个头都比羽之墓的大。还有她的这个手镯,也做得特别精致,耳环也比羽之墓的大,上面镶的宝石都比羽之墓的多。
墓主人的身份很可能比耶律羽之的还要高。当年,耶律羽之曾是阿保机的重要幕僚,在一个等级制度森严的王朝里,除了皇帝,有谁的随葬品,能比一个宰相的更精美、华贵哪?
实验室中的剥离还在继续,人们又一次惊讶了。这是一件精美的丝绸绣衣,金丝线绣的团龙依然闪着光彩。这个契丹女人的身份果然异常高贵。看来王大方的推测,并不是空穴来风。
为了顺利地剥离衣服,人们考虑先抽出死者的骨头。没有想到,骨头的颜色和这张面孔一模一样。
塔拉说:“我们当时判断有两种,一个是,她是中毒死亡。而且当时我说是剧毒,因为她那骨骼太不一样了。”
从死者上身里抽出的每一根骨头,颜色都是漆黑的。难道这个女人真的是被毒死的?塔拉知道,史书中并没有记载阿保机的公主是中毒死亡的。那么,如果这个女人是被毒死的,她就不可能是阿保机的公主了。塔拉请来了研究契丹历史的专家邵清隆先生。因为还有一些迹象表明,吐尔基山墓主人的特征与阿保机公主不吻合。
在内蒙古巴林左旗哈达英格乡,有一座口袋形的山谷,当地人称它是祖陵山。如今已经探明,耶律阿保机就葬在这座山中。祖陵山与吐尔基山相隔数百公里,如果是阿保机的公主,她为什么没有和她的家族成员葬在一起哪?
邵清隆认为,一般地说,辽代皇家女儿嫁过去的话,她嫁给萧家的某一个人了,这在萧家人的墓地上就有一片。
阿保机的女儿的确嫁给了萧氏家的男人,那么萧氏家族的墓地又在什么地方?
在辽代的墓葬中,大概有这么一个规律。从兴安岭这一端一直往东北延伸,这一带埋葬的墓是辽代皇族家族。另外从赤峰南边的那个山,一直到辽宁这座山,是埋葬的辽代后族。萧氏后族。这两个山中间正好是辽河平原,它就在这个位置上。
吐尔基山正处在这个地区,但是目前并没有找到其它的墓葬。另外塔拉还发现了一个疑点。史书上提到阿保机的公主是出嫁了的,那么,按照契丹人的习俗,她不仅应该和她的夫婿家族埋葬在一起,还要和她的夫婿同葬在一个墓室中。在陈国公主的墓中,曾出土了两副金面具和两套银丝网衣。公主和驸马,就是合葬在一个墓室里的。如果吐尔基山的墓主人是阿保机的公主的话,她就不应该一个人孤零零的下葬。
看来,目前的证据还不足以证明墓主人就是阿保机的公主。邵馆长和塔拉一样,对王大方的推测保持着谨慎的态度。关于墓主人身份的调查,塔拉依然要继续下去。那些神秘斑点的下落,塔拉也期望着能够尽快水落石。但塔拉万万没有想到,一个意外正等待着他。
(责任编辑:地理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