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尔基山墓主人身上不同部位的样本,被送进实验室。实验人员将根据塔拉的要求,分别测定死者的指骨,椎骨,肋骨,和一段头发中水银的含量。
塔拉想通过实验检测,了解水银到底是致人死命的,还是用来防腐的。这样,他就可以决定,是继续沿着阿保机公主的假设推进墓主人身份的求证,还是另辟蹊径。水银含量的检测实验,能否得出准确的答案?
当样本溶液被注入检测仪器后,数据随之而出。三份骨头样本中水银的含量大大超出了正常范围。墓主人头发中水银的含量最高,竟然是骨头样本的三倍。
专家认为,这样高含量的水银足以之人死命。但针对吐尔基山的墓主人却不能草率认定水银就是杀人真凶。
因为有一种情况不能不考虑,死者和水银是长期处在一个密闭的环境里,一千多年来,水银会不断蒸发。死者骨头和头发中的水银,很可能是在这期间一点点渗透进去的。
而且,从头发的水银含量高出骨头样本的三倍这个事实来看,正是因为头发的表面积大,吸收的水银才会更多。
另外,专家还从中毒学的角度分析,当人被灌进大量的水银后,很快就会死亡。血液还来不及将水银带到头发中,如果立刻检测,在死者的头发里,是很难化验出水银的。
中毒实验无法确认水银是死者生前吞服的,还是死后被灌进去的。那么水银防腐的可能性是不是依然存在?
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巴林左旗,距离祖陵山不远的地方,有这样一座契丹人留下的石头房子。传说,当年契丹王朝的第一位皇帝耶律阿保机死后,他的尸体曾在这里停放了整整五年。因为契丹人是在人死后才开始为他建造墓穴的。
在王朝早期,契丹人还没有形成用面具和网衣来保护尸体的习俗,那时也许真的会用水银来防止尸体腐烂。由于目前不能打开阿保机的陵墓,得到更多关于水银的说法,一切只能是推测。
到目前为止,没有强有力的证据,能够排除水银是防腐的可能性。那么墓主人的死亡就有可能是正常的。所以,塔拉认为,吐尔基山墓主人是阿保机公主的可能性也不能排除。
根据辽史的记载,阿保机的公主是因病死亡。为此,塔拉立刻和人类学专家取得了联系,他要对死者的骨骼进行体质人类学鉴定。如果能够找到死者生前患病的证据,墓主人的身份和阿保机公主就有了相当接近的地方。
墓主人的重要骨骼和头骨被装进保温箱。塔拉亲自驾车,来到位于长春市的吉林大学。
朱弘教授是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的主任,土尔基山墓主人的骨骸被交到他的手中。
朱弘教授的调查从死者的椎骨开始了。
在显微镜下,一些当初没有发现的细节被放大了出来。这是些小小的骨质突起,朱弘教授把这个发现,告诉了留下来等待结果的内蒙古考古人员小张。
朱弘说:“就是因为,她的这个椎骨椎体的上下两个圆,这个边缘已经完全形成,很锐利。并且出现了骨刺。”
这个鉴定,证明墓主人生前患有严重的腰椎疾病。这恰恰和阿保机公主因病而亡的记载吻合。
然而当初,人们通过X光机,认为死者的年龄不到20岁。这样的年龄不太可能患有严重的腰椎疾病。
朱弘认为,从她的两侧的耻骨联合面的形态变化来看,它的边缘已经完全形成,而且中央已经开始往下凹陷。那么这样的特征可以明确地说明,她的年龄应该是从30岁到35岁之间。
虽然朱弘教授的判断,令考古人员意外,但墓主人35岁左右的年龄似乎更接近因病而亡的阿保机公主。
在古老的年代,一个年近40岁身患疾病的女人,她的死亡也就不那么离奇了。
通过朱教授的努力,塔拉对土尔基山墓主人有了更清晰地了解。她很有可能是因病死亡,塔拉感觉,离最终的结果似乎越来越近了。
这时,塔拉又掌握了一些阿保机公主身世的细节。
王大方说:“这个记载就是说她无子而终。”
塔拉找来墓中出土的一对纯金杯子。在显微镜下这只金杯上的图案紧紧地吸引了塔拉。这是一组求子图,表达了墓主人对生育的期盼。
也许吐尔基山的墓主人和阿保机公主一样,都是无子而终。所以才钟爱这样的图案。
此外,塔拉还注意到,辽史中有这样一段记载。耶律阿保机的皇后是西域人。
王大方说:“太祖的皇后叫述律后,述律后本身就是一个西域人。她在嫁到契丹本部之后,她带来了大量的西域文化。”
一个有着西域血统的公主,她的随葬品中应该显示出特殊的风情。
在土尔基山出土的随葬品中有这样一只玻璃杯,它曾让塔拉过目难忘。
塔拉说:“这件玻璃器不是我们的,也不是契丹人的,也不是中原的。”
它是从西域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