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陈国公主的墓中也曾发现玻璃制品,但品质无法和那只杯子相比。假如墓主人是阿保机的公主,因为母亲是西域人,她似乎有理由拥有这样品质上乘的玻璃杯。
但这时的塔拉异常清醒,尽管许多迹象都在接近墓主人是阿保机公主的假设,可这毕竟是一个没有墓志铭的人,墓主人身份的确定要慎之再慎。
塔拉想到了提取墓主人的DNA数据,在吉林大学的DNA考古实验室中,测试正在进行。
如今,人们已经探明,耶律阿保机和皇后陵寝的准确位置。采集到死者的DNA数据,将来就有可能和阿保机的DNA做比对。那时就可以知道她到底是不是阿保机的公主了。
与此同时,塔拉已经在筹备用新的方法展开调查。
塔拉准备在发现古墓的通辽吐尔基山一带,做一次航空遥感测试。如果能够发现墓葬群,也许从中会找到有墓志铭的古墓。那时,就能知道这里当年是契丹哪个家族的墓地。然后根据死者的DNA,来确定这个女人是否属于这个家族。
不久,吉林大学那里传来了坏的消息。两次DNA提取,实验人员没有得到理想的数据。分析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年代太久远,DNA序列残破的很厉害,提取不到有效数据。再一个是骨头中金属含量过高,严重干扰了数据的显示。
从发现古墓到此时,已经过去了九个多月。尽管有各方面专家介入土尔基山古墓的考古研究。考古人员也借助了多种实验手段,但墓主人的身份和死因依然扑朔迷离。这究竟是怎样一个契丹女人?人们都希望能更真切地了解她。
塔拉请求朱弘教授,复员这个墓主人的相貌。
朱教授的助手林雪川,开始了人像复员的准备工作。
方良是位体质人类学博士,他负责从头骨上采集数据。这些数据一方面将为人像复员提供参数。另一方面可以协助朱弘教授推算死者的身高。最终死者的身高确定为159,2公分。
人像复员工作还在进行,墓主人的眼睛已经有了雏形。契丹人属于蒙古力亚人种,根据种族特征,她的眼睛应该是什么样的。小林一边依靠着数据库提供各种参数,一边参考着许多已经发现的契丹壁画。人像的五官正在生成。
不久,吐尔基山墓主人相貌的雏形产生了。
朱弘说:“从皮肤的质感上来说,它的沧桑感过于强烈了一些,因为从她的特殊身份来看,因为她是辽代的契丹的贵族妇女,所以她的皮肤应该更细腻一些,更丰满一些。”
朱弘教授这个看法是有事实根据的,小林再次根据死者的身份特征,修改了她的容颜。吐尔基山中埋藏的契丹女人,现出了本来面目。
几个月来的考古发掘和调查,她的存在早已无庸质疑。这个从一千多年前走来的契丹女人,始终用沉默面对着塔拉和考古专家们的询问,人们苦苦探求着她深藏不露的所有秘密。
当这个契丹女人的容颜,真切地呈现时。她的身份却依然云遮雾盖,她的死因也没能最终澄清,人们的心中不免有些遗憾。
但这就是考古研究的无奈,也是考古人员不得不面对的一份尴尬。
塔拉决定等待,等待不久将至的遥感测试,和再次的DNA提取。那时,凤棺中这个契丹女人的所有秘密将会水落石出。
编辑:地理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