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剑霓说不宜称“蒙山大佛”,因《北齐书·幼主恒纪》中记载着:“凿晋阳西山为大佛像……”从字义上讲,“蒙”还有蒙昧之意,而从涉及的历史看,“蒙山”曾是匈奴族入侵汉族之处,会让人联想到流血与悲愤,“西山”却可寓意向往西方极乐世界,自然与尊佛修寺、慈悲祥和相融。
“西山、蒙山一佛两名,在太原来说,无可厚非。但在全国来说,单称西山大佛或蒙山大佛都欠妥。”王老的看法是,在国内可称“晋阳大佛”或“晋阳西山大佛”,对世界可称“中国晋阳大佛”,这是名正言顺的。
但也有人指出,《北齐书》上所说的“晋阳西山”是个很宽泛的概念,现今它包括了晋源区的天龙山、龙山、蒙山直到尖草坪的崛山,虽然全国也有三四处“蒙山”,可在中国地名中,“西山”的使用率更高。
据王老讲,地名是历史上形成的,必须“史有所据”,如要更改重大地名,须经中央民政部“全国地名委员会”并按《中央地名管理条例》审核批准方可,省、市、县、区均无此权。
大佛的修复计划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80年代,但当时囿于经费局限,无法完成开发保护工作。直至2006年,太原市晋源区文物局正式申报了关于大佛开发专案,修复计划才可以说得上是有了实质性进展。随后不久,在各方专家的多次呼吁下,大佛修复计划终于被列入了“太原市文化产业重点招商项目”。
晋源区委宣传部长梁宏宇说,近年因当地煤矿开采过度,蒙山的植被和生态遭到破坏,想要构建优美的旅游环境,就必须全面关停污染类企业。于是从2006年起,晋源区陆续关闭了景区境内的煤矿、私采小窑口、采石场和水泥厂。
2006年9月,晋源区对通往蒙山大佛景点的道路加以拓宽、平整和铺垫。
2007年初,大佛修复工程终于启动了。应晋源区政府邀请,国家权威地质专家进驻蒙山,开始采集佛体轮廓、地下空洞、岩石构成、风化程度等方面的重要数据。在此基础上,晋源区邀请中铁西北科学院完成了大佛加固设计方案,并由山西颐田雕塑公司实施修复,首先采取保护措施,对岩体进行灌浆和裂隙填充,加固处理,随后以北齐造像风格、最先进的技术来重塑佛头,而不使大佛本体承重。
“论高度,晋阳西山大佛是世界第二大佛,论年代则是世界现存最早的露天摩崖石刻大佛。”众多学者、专家认为,如果王剑霓的发现得以证实,将使西山大佛成为世界“双最”,大佛必将成为太原市乃至山西省吸引世界的一张“金名片”,提升山西的旅游文化品位。
苏州一个小小的寒山寺,据说每年除夕午夜前来听钟的日本游客竟有10万人之多。日本净土宗信徒现有近4000万人,净土宗于近现代又传到美国、加拿大、巴西以及东南亚、欧洲各国,几乎遍布全球,成为世界佛教界传衍最广、信徒最多的一支佛教派系,统统加起来的话,那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啊!这些善男信女都有可能成为来并观光、朝觐祖庭的游客呢。
(责任编辑:多宝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