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考古 >

山西惊现巨大遗址,原始石器再现史前一万年(二)

2009-05-22 12:07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李尚鸿
在山西吉县,村庄西侧山梁上散落着一些黑色石块,其形状与山石明显不同,但人们是否知道,这些石头的主人也就是他们的“祖先”?这里是否有史前古人遗留下来的旧石器遗址呢

天气转凉,加之其他因素,2000年的挖掘工作无法再进行下去。

2001年,石金鸣再次召集力量,向着吉县进军。考古队一上柿子滩,径直奔12号点,他们要在这里一层一层揭开埋藏在文化层里的秘密。

所谓文化层,就是原始人生活物的堆积。石金鸣想:“两万年前,这里或许会留下两万年前的生活痕迹,过了若干年,又有一批人选择在这里生存,再次留下痕迹。依次类推,就产生了巨厚的文化层。”根据考古经验,队员们推测,很多年前的柿子滩,可能不会有房屋存在,因此在这里永不可能发现大的痕迹。

一步步的发掘生耗着队员的精力。在这里,发掘就像是“发明”一样困难,因为信息量相当微弱。“上工时不能穿鞋,如果刚好有一个原始人的脚印,你一脚踩上去,那还不全完啦!”石金鸣笑着告诉队员。信息量的极度微弱让考古队员几乎手足无措,刚开始时,他们赤脚踩在泥土里,用小手铲一铲一铲往外挖土,挖出来的土还不能丢,收集起来再去拿小筛子筛一遍,生怕漏掉一丝痕迹。

在发掘中,队员们发现了大量加工精细的细石叶。这说明什么?它们有何用途?“这些细石叶可能是为了制作骨、木等复合工具而专门制作的石刃,他们可以将其嵌在骨、角、木等工具上制成镰、锯等复合工具。这恐怕是史前人类的一次巨大进步。”几名专家当时分析。

而随同一些石器发现的动物骨骼也越来越多。考古队员用了一句话形容柿子滩人的食谱: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河里游的,草窠里蹦的,都是他们的食物。在发掘现场,队员们发现了田鼠、虎、牛、羚羊、犀牛等多种动物的残骸。

发掘到后来,连小手铲也不敢用了,有经验的队员用竹筷自制了一种竹签,一下一下往外剔,再到后来,连牙签都用上了。最后,大家甚至用上了探针,像在土间绣花似的,做起细密的“针线活”。

随着发掘工作的进一步展开,考古队又集中挖掘了遗迹集中区域。一天傍晚,疲惫不堪的考古队员正准备收工回去,12号发掘点一个队员顺手将手中探针往土里插,竟发出“嘣”的一声,这完全不同于石头和骨头的撞击声,惊起了周围所有人的注意力。

“什么东西?”一些队员曾有过参与古墓发掘的经历,感觉这不是接触石头的声音,当时就问道。那名队员应声:“不知道,反正是一个硬东西。”挖!打上手电,几个人屏气凝息蹲坐下来,围着那根针仔细发掘。竹签、探针、小刷子、气吹……一切能用上的工具几乎全用了个遍。渐渐地,它露出并列的两个孔,有点像婴儿的脸,就这样,这个片状物展现在人们眼前,“真像装饰品!”大家惊呼起来。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