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考古 >

山西惊现巨大遗址,原始石器再现史前一万年(二)(2)

2009-05-22 12:07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李尚鸿
通过鉴定,这的确是一件用河蚌壳制成的穿孔饰品。另外,在24号、9号地点,队员还发掘出用骨骼和鸵鸟蛋皮制作的穿孔装饰品。 看来,谁都无法阻止人

通过鉴定,这的确是一件用河蚌壳制成的穿孔饰品。另外,在24号、9号地点,队员还发掘出用骨骼和鸵鸟蛋皮制作的穿孔装饰品。

看来,谁都无法阻止人类对美的追求。虽然,远古的柿子滩人没有陶器、瓷器、青铜器可以发挥他们对美的灵感,但他们会利用触手可及的物品来传承美,传承文明。

更令考古队员兴奋的是,之后他们在9号发掘点发现一套板状砂岩制作的器物,其中一个表面平整,周边显然经过打制,略呈椭圆形,这会不会是磨盘呢?因为它的旁边躺着一个石棒。

惊天之喜!出土石磨盘和石磨棒,极有可能表明,柿子滩人已经具备原始采集谷物的能力,它们的出土,是不是能够说明,原始农业已经在这里萌芽了呢?

好运气来了,新发现接二连三。

那个时候没有砖瓦,更没有钢筋水泥,人们也还没有学会利用随处可见的黄土。那么,他们如何防风御寒、保存食物呢?

考古队在1号遗迹地点探寻到一片岩棚。从现场状况分析,没有房屋和洞穴的柿子滩人,或许就是依靠这些岩棚遮风挡雨。“快来看,这画的是什么?还很抽象,真奇怪!”一天,队员指着青灰色的岩壁突然喊道。大家闻声而动,都盯住那两处赭红色的斑驳图形,其中一幅岩画好像一个伸展四肢的人形,头上有几颗“星”,另一幅似乎诉说着先民们当年狩猎的场景。

对于岩画的意义,大家众说纷纭。有人说,这些岩画与星象有关,还有人认为,这或许就是柿子滩人的图腾……由于年代久远,无论是哪一种说法都是见仁见智了。

石金鸣意识到,时机已经成熟,这时需要来自全国的专家学者为柿子滩“验明正身”,为下一步的发掘和研究工作制定方向。

2001年9月,“柿子滩·旧石器考古学术研讨会”在吉县召开,中央和地方30余位专家出席。在连续两天的研讨中,专家学者对遗址进行了精细的分析,着重讨论了它对我国古人类考古的重要意义。

吉林大学考古系专家陈全家认为,旧石器早、中期的打制石器,器形不固定,随意性大,而细石器的类型固定,这对研究新旧石器时代交替期间环境变化、人类迁移具有标示作用。

然而,对古代遗址的挖掘,往往只是文物研究的冰山一角,到这次研讨会召开前夕,柿子滩考古队除了发现人类活动的遗迹之外,尚未真正触及柿子滩人的生活环境。

这时候,国家公布了2001年中国考古十大发现,“柿子滩旧石器时代遗址”名列第一。

那这些至今尚未现身的神秘柿子滩人,到底从哪里来?其生存环境究竟是什么样子呢?

(责任编辑:洛阳铲)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