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考古 >

山西惊现巨大遗址,原始石器再现史前一万年(三)

2009-05-22 12:18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李尚鸿
在山西吉县,村庄西侧山梁上散落着一些黑色石块,其形状与山石明显不同,但人们是否知道,这些石头的主人也就是他们的“祖先”?这里是否有史前古人遗留下来的旧石器遗址呢

按照石金鸣的计划,科学发掘工作持续了几年时间。第二阶段的科学发掘一直持续了四五年。

“考古队成员有时多有时少,最少的时候,只有一个人留在高楼河村边看守并一边继续发掘。”赵静芳是那段日子的见证人。

2005年,考古队第6次前往遗址发掘,到达高楼河村时,竟发现村里停电了。因为村民们交不起电费,已经欠了好久。

队员白天去遗址发掘,晚上只好点蜡烛记录发掘过程,但纸质的填写工作可以借助昏黄的烛光完成,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却不吃这一套。

实在没办法了,那段日子,队员们回到村里吃完晚饭就赶紧去附近的村子“充电”,给笔记本电脑充电,给数码相机充电,给手机充电……

但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啊。熬了数月,到最后,通过协调,考古队帮村里付了一部分电费,高楼河村才重新返回“电气时代”。

2004年至2005年,是多舛的一段岁月。还有一件事,就是关于309国道的修建。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

修国道当然好啦!这对开发壶口瀑布景点、带动沿线村镇经济发展有很大好处。但这条“致富路”,恰恰被柿子滩遗址挡了道。

之前考古队也听说要修路,但到了2003年,黑压压一片挖掘机突然就开到了遗址下面……

当时施工队虽然也知道柿子滩这个文保地点,但是并不知道它的价值有多大。同时,因工程压得紧,施工队眼里只有一道一道的路桩,多打一根路桩,国道就能多修一步。

当晚,队员们立刻跑到山顶处打电话,手机只有在高处才有微弱的信号,几年来一直如此。联系到队长石金鸣,石金鸣也急了,连夜写好一封言辞恳切的信,送到省公路局。

第二天,赵静芳和其他队员像往常一样攀梁爬坡来到遗址,准备进行发掘工作,可到滩地一看,着实吓了一跳!

12号地点中心区域、遗址坡下,已经被打了路桩。她向下一看,发现旁边还有一根!原来,施工队等不及指示,已经在遗址下方开挖土方。

队员们拼命冲了上去。

在赵静芳记录的“309国道改道记”中,我们可以窥得当时柿子滩遗址保护的惊险历程。

“2003年9月6日,国道施工队的推土机、装载机开始动工,考古队意识到文保事宜尚未谈妥,因此阻挡他们不得擅自在国家文物保护单位范围内施工,施工暂停。”“9月7日至11月25日,考古队数次与施工方共同勘察文物保护和道路施工情况……”

“12月13日,公路方出尔反尔,又在滩地附近施工,考古队与其斗智斗勇,终于停工。”

“2004年7月7日,石金鸣、赵静芳再次考察吉壶公路建设后,安排赵永前同志驻扎高楼河,处理文保工作中出现的紧急情况。”

“8月10日,赵永前同志汇报,公路方想对S24地点炮轰,被其制止。”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