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考古 >

金编钟:流落民间险遭融毁,历尽劫难终回故宫(3)

2009-05-08 14:07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1945年底,军统局长戴笠来到天津,在睦南道的一栋小楼里策划恢复、重建天津的特务组织。一向嗅觉灵敏的他,也嗅到了金编钟的气息,闻风找到了陈亦

1945年底,军统局长戴笠来到天津,在睦南道的一栋小楼里策划恢复、重建天津的特务组织。一向嗅觉灵敏的他,也嗅到了金编钟的气息,闻风找到了陈亦侯。

据陈亦侯之妻回忆,当时戴笠找到陈亦侯,问他金编钟的下落。陈亦侯说,我没有。戴笠问,你搁在哪儿了?陈亦侯说,我搁在哪儿,你去找吧。大家都知道陈亦侯把金编钟搁在地窖里。于是戴笠去搜,地窖里并没有搜到。

1946年,戴笠又一次来到天津,此时有人递上一封诬告信,称陈亦侯是汉奸,家中藏有金编钟是敌产。这一次戴笠将此信交给了天津警察局长李汉元,让他去抓陈亦侯。

陈亦侯为何不把金编钟交给国民政府,而李汉元又为什么不抓陈亦侯呢?

原来,在抵押给盐业银行的这批东西里头,有册封皇后用的纯金金册。可这些金册在流转的过程当中,被当时的一些人化成金条了。所以金编钟交出去会不会也难逃化成金条的命运,陈亦侯心里没底,况且陈亦侯是李汉元的救命恩人,不会去抓他。

1946年3月17日,戴笠乘坐的飞机撞山失事,葬身火海,此事也就再无人过问,不了了之。

金编钟又逃过一劫。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国民党的“劫收大员”到了天津,曾经宣布凡是举报隐藏金银财宝的可以提取70%的奖金,我父亲和我们说,如果当时和他一起密藏金编钟的杨兰波司机和徐祥工友举报的话,他们一夜之间就可以成为百万富翁。父亲说,真正值得钦佩和称赞的,是他们二位,那才是真正的好汉。

曙光初照,胡仲文大义献国宝

1949年1月1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经过29个小时的战斗,全歼守敌,解放了天津城。新中国成立后,天津成立了市人民政府,同时成立了军管会。1月18日,胡仲文就把金编钟和故宫珍宝的清单,交到了军管会的金融管理处。

在胡仲文上交给军管会金融管理处的这份故宫珍宝的清单上,16只金编钟列在首页,上面详细记载着每只金编钟的含金重量和名称。当年典卖出宫的珍宝共四千多件,其中有两千余件在流离失所中遗失或被经手人拐卖出国,唯有经陈亦侯和胡仲文保护下来的金编钟等珍宝重新回到了故宫的怀抱。1954年,金编钟在故宫博物院珍宝馆向公众展出。

(责任编辑:地理公主)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