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考古 >

乾隆帝田黄三联玺:曾被溥仪带出宫的珍宝

2010-03-29 11:55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古缘
田黄三联玺是乾隆皇帝做太上皇时所镌。在乾隆帝上千方的小玺中备受青睐,以后各帝亦十分珍视。清末代宣统皇帝溥仪被逐出宫时携出此印,且随身不离,至1950年方将其交出。
乾隆帝田黄三联玺:曾被溥仪带出宫的珍宝
清乾隆帝田黄三联玺是清高宗乾隆皇帝做太上皇时所镌。系由一块相当大的田黄石雕刻而成。三方印链连在一起。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左“乾隆宸翰”,正方形,高1厘米,边长2.6厘米;中“乐天”,椭圆形,高1厘米,长径3厘米,短径2.3厘米;右“惟精惟一”,正方形,高1厘米,边长2.6厘米。
 
玺文“惟精惟一”、“乐天”皆出于儒家经典。以“惟精惟一”为文之玺在乾隆早期即有多方,常与“奉三无私”、“乾隆宸翰”一同使用。“惟精惟一”出自《尚书·大禹漠》:“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即危则难安,微则难明,故戒以精一,信执其中。乾隆以此表明其施政思想。“乐天”之义取自《周易·系辞》:“乐天知命,故不忧。”义即“顺天施化是欢乐于天,识物始终是自知性命,顺天道之常数,知性命之始终,自然之理,故不忧也。”
 
乾隆帝田黄三联玺:曾被溥仪带出宫的珍宝
这三玺的篆刻方式与玺文布局均有不同。“乾隆宸翰”为阳文篆刻,布局章法为传统标准格式。“乐天”亦为阳文,两字居中,左右饰以螭纹,使玺面富有动感。这种字、画结合的形式是汉印的遗风。“惟精惟一”为阴文篆刻,印文用汉代私印形式,采取回文法排列,错开相同的两个“惟”字与延长两字上端一笔都是为取得整个印面饱满匀称、和谐美观的效果。
 
此三联玺在乾隆帝上千方的小玺中备受青睐,以后各帝亦十分珍视。清末代宣统皇帝溥仪被逐出宫时携出此印,且随身不离,至1950年方将其交出,经有关机构移交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
(责任编辑:地理公主)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