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考古 >

故宫(九):宫廷西洋风

2009-06-29 09:43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水瓶座
故宫的馆藏文物并不全是国货,也有相当数量的舶来品,这些舶来品承载着明清时期中国对外交流的点滴脉络,述说着那个时期中华文明和西方文明的交流。。

又是一年的春节,紫禁城迎来一年一度的元旦朝贺。

这幅《万国来朝图》展现的就是乾隆年间紫禁城朝贺的场景。

太和殿外,文武百官待命静候。

乾隆皇帝安闲地坐在后宫屋檐下,准备前往太和殿接见各国使臣。

据专家考证,这是在乾隆皇帝授意下,宫廷画家们歌功颂德的艺术创作。

但可以肯定的是,画面上俄罗斯使臣手捧西洋钟表这一场景是完全真实的。

此时,反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钟表在乾隆朝的紫禁城里,已经成为最时髦的宠物。它既是计时器,又是装饰品,既是高档玩物,又是精美的艺术杰作。当时宫廷竭力搜罗、制作和收藏钟表,各种稀世钟表通过众多途径汇集到了皇宫。

当今天的人们赞叹这些钟表的精巧华美的时候,大概不会想到,在400多年前,正是钟表,成为西方人进入紫禁城的第一块敲门砖。

利玛窦是意大利传教士,1601年,也就是明朝万历二十九年,他成为第一个进入紫禁城的西方人。

这一年,利玛窦来到明帝国的首都北京。他身穿儒服,头戴儒冠,俨然一副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的打扮。这是利玛窦接近中国士大夫阶层,传播天主教义的一个策略。

十五、十六世纪,地理大发现和东西方航路的开辟,激起了欧洲天主教向东方传教的热情。十六世纪中叶开始,欧洲的传教士陆续进入中国。那时的中国是一个被儒学思想滋养了两千多年,具有高度成熟文明的国家,从官方到民间,人们的观念、心态、行为方式,很少不被纳入儒学框架,对于天主教,整个社会抱着排斥的心态。

利玛窦从他的先驱者身上吸取了必要的经验,他颂扬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又用西方的钟表、地图等先进科技产品吸引中国士大夫阶层的注意。事实证明,这一策略对他的事业大有好处,许多人慕名前来,与他讨论学术。其中就有一位中国科学史上著名的人物徐光启。

利玛窦坚信,要想使中国人皈依天主教,就必须设法使中国的最高统治者——皇帝成为教徒,然后利用皇帝的权威去影响他的子民。

要实现向皇帝传教的理想,他必须要见到皇帝,而在当时,进献贡品几乎是洋人接近皇帝的惟一途径。

此行之前,他献给万历皇帝的贡品共有四十多件,其中包括自鸣钟、十字架像、圣母像、八音琴,还有两个玻璃三棱镜。天津税监马堂关于利马窦进贡的奏章也早早地送达到万历皇帝面前。

奏章似乎并没有引起万历皇帝的注意,倒是利玛窦的两架自鸣钟令皇帝立即沉迷其中。

万历皇帝召利玛窦立刻进宫调试钟表,好让他尽快听到报时的声音。利玛窦最终得以进入紫禁城,他与万历皇帝的接触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续文献通考》是清代大学士张廷玉等人撰写的一部百科全书。根据这本书的记载,大自鸣钟中午一点击打一下,两点击打两下,午夜十二点击打十二下,到中午十二点又打十二下。

而小钟每十五分钟击打一下,到整点时击打四下。

在璀璨的钟壳内部,力量被齿轮机关传递和推动,过程隐蔽在背后,结果是声音与时间的神秘吻合。

万历皇帝传旨,把利玛窦留在京城,并允许他可以随时进宫调试钟表。利玛窦用三天的时间教会了太监们自鸣钟的机械原理,把钟调试好。

此时的万历皇帝已经很久不上朝了,所以利玛窦面见皇帝传教的事始终没有着落,惟一的收获是在一次大朝会上,和文武百官一起拜见了皇帝的宝座。万历皇帝念及利马窦献钟有功,允许利玛窦在北京的南城建立了一座教堂。

历经四百年,那两架自鸣钟早已荡然无存了。位于北京行政学院的利玛窦墓却完好保存下来。1610年5月3日,利玛窦在北京病逝,安葬在这里。因为钟表的缘故,这位西方传教士曾经进出皇宫10年整,却始终无缘一睹皇帝的真容。

1640年,在紫禁城的仓库中,人们发现了一架尘封已久的钢琴,那是四十年前利玛窦送给万历皇帝的贡品。

四十年后,万历皇帝的孙子崇祯皇帝再一次得到了这架钢琴。此时他正面临内忧外患,也许是为了排解宫中的孤寂,也许是好奇心驱使,崇祯皇帝想听一听来自西方的音乐。

1623年进宫的德国传教士汤若望受命修理钢琴,他马上做出银质的琴弦,将琴修整一新。

为了让崇祯皇帝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了解天主教的教义,汤若望翻译了圣经中的十篇赞美诗,并亲自谱曲进献给皇帝。同年十一月,汤若望甚至大胆上书,劝化崇祯皇帝皈依天主教。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