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景泰岩画:远古信息的聚集(4)
2010-02-02 10:37
根据人类驯化马为家畜饲养的历史,也能证明上述观点。 马被训化为家畜饲养大约只有5000年的历史。景泰岩画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在众多的动物岩画中,
根据人类驯化马为家畜饲养的历史,也能证明上述观点。
马被训化为家畜饲养大约只有5000年的历史。景泰岩画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在众多的动物岩画中,没有发现马,也没有发现类似阴山、贺兰山以及甘肃其它岩画里最常见的马、牛、骆驼等大家畜和放牧图。因此可以认为,景泰岩画大约是在马未被驯化饲养之前创作的,并由此可以推断,景泰岩画的创作时间至少也在新石器时代以前。
被誉为“中国岩画之父”的盖山林先生,通过对内蒙古阴山岩画的长期研究,得出了阴山地区“至迟在新石器时代就普遍使用了弓”的结论。
景泰岩画不仅没有马,打猎的场面中也没有弓箭。这种情况是否也能够从另一个方面证明景泰岩画的绘制时间早于内蒙古阴山岩画和宁夏贺兰山岩画,以及甘肃省已经发现的黑山等岩画?
甘肃省白银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苏云来介绍:这是河谷底下脱落下来的一块石头,我觉得很贵重,我就把它拿回来做了个比较。景泰岩画和内蒙岩画石质基本是一致的。但景泰的岩画已经和石头表面融为一体,而且从侧面看,它已经形成一个鸡蛋皮,厚度甚至比鸡蛋皮还要厚的一个结壳,褐颜色、深黑色的表皮。它上面的刻凿岩画和它融为一体了,而贺兰山的岩画或者内蒙岩画颜色浅,和石头自然风化的表面形成了截然不同的感觉。所以我从这个上来考虑景泰岩画的年代比较久远一些。
景泰县红水乡姜窝子沟山顶最高处的这幅狩猎图,和内蒙古阴山岩画的狩猎图极其相似。比较来看,两幅岩画其中的猛兽和狗仿佛是出自同一个作者。
甘肃省白银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苏云来介绍:这块石头和后边这块石头是一块石头,可能还要高。上面这块已经剥落了,成了两张皮,证明这块石头可能还高一点。它很完整,但现在不完整。它是用一种写实的手法记录了当时人们的一种生活现状,现在来说就是用一种现实主义手法来表现,把狩猎的情况用原始的手法雕刻在岩石上。
一只体型硕大的猛兽被两个猎人前后堵截、周围的三条猎狗从中间部位扑向猛兽。就在猛兽即将扑倒前面猎人的一刹那,这个有明显男性特征的猎人把一柄长杆武器刺进了猛兽的脖子,后面的这个体形酷似女性的猎人也把一杆利器扎进了猛兽靠近臀部的背上。如果认可这个猎手是女性的话,那么,这幅女人参与打猎的岩画就是非常稀有的珍品。
狗是“狼经过长期的驯化,大约在中石器时代首先变成了家狗”的。
这幅狩猎图中绘有帮助猎人猎杀猛兽的狗,却没有弓箭,依据狗出现在中石器时代的理论,也能够实证景泰县的这一处岩画至少是新石器时代之前的作品。
两年前,沈渭显馆长发现了山顶阳面的岩画群,但是许多问题至今还是疑惑重重,没有定论。四周都是土山,唯独这座山顶有石头。二十多幅岩画自南向西弧形分布在面积约二百平方米的零散石块上。岩画数量多而且形态各异,有北山羊、羚羊、岩羊、有被当地人叫做盘羊的大角羊,还有猛兽和人物,还有大幅的难以认定具体表现了什么的抽象岩画。岩画个体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现场在群山之上、蓝天之下,规模宏大,场面壮观,撼人心魄。
景泰岩画已经发现的大多分布零散,画幅无论大小,几乎都在靠近河谷的岸边岩石上,而这处罕见的山顶岩画规模之大、数量之多、画幅之精之美,堪称甘肃之最。那么,古人为什么要把这些岩画画在山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