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考古 >

云梦睡虎地秦简:划时代的发现

2010-04-20 15:06
来源:孝感槐荫论坛 作者:古缘
云梦睡虎地秦简写于战国晚期及秦始皇时期,为研究中国书法、秦帝国的政治、法律、经济、文化、医学、等方面的发展历史提供了翔实的资料,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
云梦睡虎地秦简:划时代的发现
1975年,在湖北云梦睡虎地沉睡了2000多年的秦代竹简面世,震动了考古界。被历史学家、文物专家誉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与黄陂商代盘龙城、江陵西汉古尸、随州曾侯乙编钟一起,被列为湖北考古的四大发现,被列为建国50周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在它面世30周年的今天,记者来到云梦,再度叩响那扇曾经神秘的大门———古墓:埋藏稀世珍宝云梦,一个古老的名字,曾经是广阔数千里的大泽;辉煌的文明古国……数千年的岁月沧桑早已让她失去了昔日的光辉,但废墟里却埋藏着丰富的宝藏,那就是我们祖先创造的古老灿烂的楚文化、秦文化、汉文化。它给云梦这个虚渺梦幻的名字戴上了一道金子般的光环并载入史册。在云梦县博物馆,陈列着不少美轮美奂的出土文物,其中不少是国家一级二级文物,还有镇馆之宝、国内罕见的陶楼。馆长杨文清介绍了30年前秦简发现的经过———
 
1975年11月初,肖李村农民张泽栋与同伴在云梦睡虎地修建排水渠道时发现新开的渠道里有一段青黑色的泥土, 他认为这种泥土与两年前云梦大坟头出土古墓的泥土一样,初步断定睡虎地葬有古墓,于是抡起锄头挖了几下,渠道里便现出了一角椁盖板。“这里有文物!”他们顾不得回家,飞也似地跑到县文化馆去报告。
 
情况迅速逐级上报。接到汇报后,省博物馆专家陈振裕和陈恒树领着考古队赶到了云梦。1975年底至1976年春,湖北省地市考古工作者来到云梦楚王城西郊的睡虎地,发掘工作正式开始。在30米长的地段,明显地暴露着12座古墓,发掘进展顺利,每天都有新的收获。出土的器物,以漆器、木器、铜器、陶器居多。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