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考古 >

井中的里耶竹简,见证秦朝历史(三)

2009-09-26 09:44
来源:央视国际 作者:佚名
2002年6月,在湖南龙山县里耶镇的古代水井中发现了数量众多的秦朝竹简,为什么在大山深处,会出土如此多的秦简呢?

2002年5月,在湖南湘西龙山县的里耶镇,考古人员发现了一座深埋地下两千两百年的古城。经过考证,里耶古城始建于楚国,后来成为秦国的一个县城。在古城的遗址当中,有一口巨大的水井,目前,考古人员已经发掘到了地下十六米,从中出土了三万枚的简牍,它的数量是全国秦简牍总合的七倍多,而且古井的深度还在向下延伸。

但是,当简牍被运上地面之后,却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事情,由于氧化,简牍在突然之间全部变黑。为了抢救极为珍贵的国宝,文物保护专家经过无数次的实验,终于找到给简牍脱色的方法,使得氧化变黑的简牍全部还原成原来的颜色,确保了国宝的安全。现在,经过脱水处理后的简牍,全部用有机玻璃密封起来,永久保存。

6月23日,经过二十七天的发掘,一直在里耶古井下坚持的人们,冒着雨季带来的巨大危险,终于发掘到了古井的井底。这是一口深达十七米的巨大水井,从中出土的秦代简牍数量达到三万六千枚,是全国秦简牍总合的九倍。这是继秦始皇陵兵马俑之后,中国秦代考古又一重大的发现。那么,这些数量庞大的秦代简牍,在当时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它的性质又会是什么呢?

古文字专家张春龙在随后的解读中看到,秦简牍涉及包罗万象,内容大到中央的政令、行政区划的设置、官吏的任免、军事物资的调配;小到村邑负责人里长和邮差的任免、村口渡船的添置等方面。

湖南考古所研究员张春龙:它就包括老百姓应该做什么,种的田,一亩田应该交多少,税应该要付多少劳役,他今天是在家里种田还是在给政府送文书,还是转移这个粮食,也汇报我们经济林木,这些麻,这些东西的生长情况。

同时张春龙发现,简牍记载的时间从秦始皇二十五年至秦二世二年,也就是公元前222年至公元前210年,十二年来连续不断。

张春龙:可以肯定再肯定,它就是档案,就是政府的档案。

秦王朝只有短短的十五年,留下的文献资料和文物遗存极其地匮乏,而里耶出土的三万六千枚简牍,全部是秦代地方政府的档案,这个巨大的发现,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中国历史上起承前启后作用的秦王朝的认识和了解,给秦代的考古研究提供一个鲜活的样本,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张春龙:里耶出了这个迁陵县,秦朝迁陵县的一批行政档案文书,知道当时的基层政府它到底是怎么处理行政日常事物,怎么记录这些事物,由此我们也可以推知当时秦朝大概一千多个县,一千二百个县,他们也是怎么做事的。

要全部整理和解读这个庞大的秦国档案库,将要花费张春龙很多年的时间。然而,此时张春龙最想要解开的是深藏在心中的一个谜。在里耶的考古发掘现场,张春龙看到了一枚非常奇特的简牍:“迁陵以邮行洞庭”。

张春龙:这个时候就有点怪,我们知道迁陵是县,但是洞庭是什么?

如果迁陵指的是在里耶设立的迁陵县,那么洞庭很有可能是它的上级机构洞庭郡。但是,在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史记》当中明确记载,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用郡县制度,把天下分为36郡,但是其中并没有洞庭郡。而另一位著名的史学家班固所著的《汉书》中,同样也没有洞庭郡的记载。因此,“迁陵以邮行洞庭”中的洞庭,究竟是不是一个郡呢?

透过里耶的秦简牍,张春龙看到了一个又一个中国大一统时代清晰的画面。

公元前223年,随着楚国的灭亡,湘西的武陵山区被纳入到秦国的版图。随后,在里耶战国古城的基础上,秦帝国建起了一座县城。

作为最高行政长官,县令或许是一个十分勤勉的官吏,他兢兢业业地履行着职责。通过简牍,张春龙了解到,县令的名字叫做“昌”。

公元前213年4月6日,县令“昌”接到上级的一份公文,公文上说,陕西阳陵县有十二个平民欠官府的钱,现在他们都在洞庭郡服兵役,但是不知道他们驻守在洞庭郡下属的哪个县。所以阳陵司空请求洞庭尉下令,要求各县找到这些士兵并追讨欠款。

在县令“昌”接到的公文当中,就有洞庭郡明确的记载,由此可见,在秦代确实存在着洞庭郡。只是“昌”没有想到,自己所批复的文书,会出现在两千多年后一位古文字专家的面前。

张春龙:发现有这个洞庭郡,而且在这上面记载了,确凿的没有任何疑义,就有一个洞庭郡,这个时候就叫做在学术界的时候,就好像一个很大的石子丢掉一个古井里面的感觉。

洞庭郡的出现,确实像一颗石头扔进了历史的古井当中,打破了两千多年来权威的记载,唤醒了一段被淹没的历史,同时也引起人们新的思考,洞庭郡究竟在什么地方?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