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经典精选 > 古文典籍 >

安德义德行卷——君子篇解读(二)(2)

2009-06-22 16:31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安德义
【原文】 11、君子所得不同,故其所行亦异,有小人于此,仁者怜之,义者恶之,礼者处之不失体,智者处之不取祸,信者推诚以御之而不计利害,惟圣人

【原文】

11、君子所得不同,故其所行亦异,有小人于此,仁者怜之,义者恶之,礼者处之不失体,智者处之不取祸,信者推诚以御之而不计利害,惟圣人处小人得当可之宜。

明•吕坤《呻吟语》

【翻译】

君子所得到的不同,所以他所行动的也不同,有小人在此,有仁德的人怜爱他,正义的人讨厌他,善礼仪的人与他相处不失体,有智慧的人与他相处不取祸, 守信用的人以诚相待不计利害,只有圣人与小人相处可以做到得体而又恰当。

【解读】

君子的含义颇为丰富,从定义的内涵角度讲,有三种含义,A 有德者;B 有位者;C 有德位者。从定义的来源角度讲,“君子所得不同”,有仁君子,义君子,礼君子,智君子,信君子,对待小人有许多方式,一般说,常见的方式有四种:

A、疾之,讨厌他。但他可能惹来许多麻烦,甚至带来祸乱,如孔子在《论语•泰伯篇》中说:“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B、远之,疏远他。如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所说:“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C、见之,主动接近也。如《周易•睽卦》:“丧马,勿逐,自复;见恶人,无咎。”马丢失了,不要去寻找,自己会回来的,对待恶人主动去接见他,没有过咎。

D、和之,主动亲近他,感化他。如柳下惠“不羞污君,不辞小官”,“与乡人处,由由然不忍去也”,“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

以上对待小人的四种方式要根据自身的地位修养,能力而决定取舍运用何种方式,不能一概而论。本章所谈的五类君子,他们因各自所秉承的修养各有偏异,所以各自所取的方式又有不同,“仁者怜之”,以慈爱之心对待;“义者恶之”,以是非之心对待;“礼者处之不失体”,以礼仪之行对待,而十分得体;“智者处之不取祸”,善于与之周旋,而又能保护自己;“信者推诚以御之而不计利害”,守信誉的是以至诚之心防备他,但不计较个人得失。仁者,仁慈宽容过份会给自己带来伤害;义者一般处理的方式是“远之”,极易造成对立面,结成死冤家;礼者,虽不失体,但给人敬而远之的感觉;智者,虽不取祸,但给人圆滑老道世故的感觉;信者,虽以至诚待之,但易流入“硁硁然小人之信”中去。“惟圣人处小人得当可之宜”,只有圣人处之恰当适宜,或疾之,或远之,或见之,或和之,或怜之,或恶之,或礼之,或知之,或诚之,因时,因地,因势,因人而宜,不拘一隅,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定天之大难者此人也,为天下之大事者此人也”,待天下之小人与之俯仰进退者此人也。

【原文】

12、君子与小人的区别:

或曰:“君子小人辨之最难?”曰:“君子而近小人之迹,小人而为君子之态,此诚难辨。若其大者,则如皂白不可掩也①。君子容貌敦大老成,小人容貌浮薄琐屑②。君子平易,小人跷蹊③,君子诚实,小人奸诈;君子多让,小人多争。君子少文④,小人多态。君子之心正直光明,小人之心邪曲微暧⑤。君子之言雅淡质直,惟以达意;小人之言鲜浓柔泽,务于可人。君子与人亲而不昵,直谅而不养其过;小人与人狎而致情⑥,谀悦而多济其非⑦。君子处事可以盟天质日,虽骨肉而不阿;小人处事低昂世态人情,虽昧理而不顾。君子临义慷慨当前,惟视天下国家人物之利病,其祸福毁誉了不关心;小人临义则观望顾忌,先虑爵禄身家妻子之便否⑧,视社稷苍生漫不属已。君子事上,礼不敢不恭,难使枉道;小人事上,身不知为我,侧意随人。君子御下,防其邪而体其必至之情;小人御下,遂吾欲而忘彼同然之愿⑨。君子自奉节俭恬雅,小人自奉汰侈弥文⑩,君子亲贤爱士,乐道人之善,小人妒嫉贤能,乐道人之非。如此类者,色色顿殊⑪。孔子曰:‘患不知人。’吾以为终日相与,其类可分,虽善矜持,自有不可掩者在也。”

明•吕坤《呻吟语•品藻》

【注释】

①皂白:皂,黑色。黑白分明。  ②琐屑:细碎,烦琐。  ③跷蹊:奇怪,可疑。  ④文:通“纹”。  ⑤邪曲,邪恶不正。微暧,隐微昏暗。  ⑥狎而致情:用甜言蜜语来讨好别人。  ⑦谀悦:巴结,讨好别人。  ⑧便否(pǐ):好坏,利与不利。  ⑨同:相同,一样。  ⑩汰侈弥文:汰侈,骄奢过份。弥,广大;文,文采。  ⑪色色顿殊:色色,各种各样;顿,量词,表示人数多;殊,差异,不同。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