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对曹植“御之以术”。
“术”这个东西,说穿了就是阴谋诡计。在和曹植争宠的过程中,曹丕多次使用了“术”。如一次曹操出征,曹植做了一篇洋洋洒洒声清并茂的歌功颂德的文章并当众演讲。曹丕自知写文章不是曹植的对手,于是,扬长避短,另辟蹊径,“世子泣而拜,王及左右咸歔欷,于是皆以植辞多华,而诚心不及。”此计与贾诩所授“朝夕孜孜,不违子道”之术异曲同工。
(5)借力于贤内助。
曹丕的老婆郭女士“有智数,时时有献纳”,“文帝定为嗣,后有谋焉”。郭后具体如何为曹丕出谋划策,已不得而知。但她作为一个妇道人家,替曹丕在“宫人左右”中做工作,自然是很方便,很有帮助的。后宫之中,许多曹丕不适宜出面的事情,郭氏都可以代劳,譬如结交曹操晚年的宠妾王昭仪;譬如做做母亲卞氏的工作等等。
七、
尽管曹丕竭尽全力,大搞宣传攻势,吹嘘自己文武全才,世所罕见,但曹操却更加看好曹植。这种偏重曹植的倾向在邯郸淳的归属问题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颖川人邯郸淳“博学而有才章”,书法一流,文才斐然,避乱客居荆州,曹操素闻其名。荆州内附,邯郸淳北归。其时曹丕为五官中郎将,借组织文学团体的名义,行扩张政治实力之实。对邯郸淳这样的人才曹丕自然不愿放过:“时五官将博延英儒,亦宿闻淳名,因启淳欲使在文学官属中”。
曹丕以五官中郎将文学这一职衔的名义延揽“英儒”,培植自己的势力;曹植亦相对应地在自己的幕府中设有临菑侯文学一职(如重臣光禄大夫郑袤即曾为临菑侯文学)。所以,在邯郸淳的归属问题上,丕、植二人展开争夺,互不相让:“会临菑侯植亦求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