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国学智慧 > 道家智慧 >

超越想象的自由 庄子的自由观(3)

2009-10-14 10:26
来源:国学论坛 作者:符号
这是说:自由是超越实用性与必要性的。《应帝王》说:至人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我之于世间的事物好像一面镜子一样,对

这是说:自由是超越实用性与必要性的。《应帝王》说:“至人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我之于世间的事物好像一面镜子一样,对外界发生的事情虽然历历在目,但它们在我这里不能造成任何后果。看起来,真正的自由不仅可以自由于实用性、必要性,甚至可以自由于事物的相互作用,自由于因果关系。这种自由比起上面谈到的自由更高了一层。

庄子智慧

《庄子》中的神人、真人与至人不仅比古希腊、罗马神话中的诸神自由千百倍,也比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上帝更自由,他们不需要劳作七天创造天地万物,更不需要为了人的种种恶行忧虑愤慨,以至要用七七四十九天的洪水作最后的选择,结果如同受了西西弗的惩罚,劳而无功,今天的人实在并不比诺亚的时代好多少,说不定还更糟糕一些。这正是因为《庄子》的自由不是建立在强大、能力、功德、富有等等这些世俗人所向往的东西的基础之上的。正相反,《庄子》揭示了这些东西作为自由的障碍的本质。

超越想象的自由

超越悲欢喜怒、七情六欲的左右,这是获得自由的第一步,也是历来诸多智者——无论是古希腊的还是古印度的——对俗人的教诲。人的感情是社会道德规范的基础,唯有超越了感情的支配,才能超越世俗的约束,作一逍遥于方外的自由人,这是魏晋隐士们的追求,是中国知识分子最为向往的境界。但是,啸隐山林的人一样要吃喝拉撒,一样难免生老病死的命运。不依赖物质需求、甚至彻底放弃作为物质的存在,才能跳出轮回,进入涅磐,这是佛教教义最重要的部分。涅磐是佛教最自由的境界,但是《庄子》还没有就此停下来,而是看到了限制自由的最后一重障碍:相互作用与因果关系。我们世界观中的一切规律、一切玄想性的预测——比如科学——都基于相互作用与因果关系,我们不能想象超越了相互作用与因果关系的世界将是怎样的。按照康德的形而上学原理,相互作用与因果关系是我们先验的认知能力中最重要的范畴。唯有能超越相互作用与因果关系,才不仅仅能超越感情、超越社会、超越物质需求与物质存在,而且超越认知能力与想象力所能达到的一切境界,彻底遨游于方外,获得真正的自由、终极的自由。

可以说,《庄子》揭示了自由最深的一层的含义,他或许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自由思想家。

(责任编辑:花开荼蘼)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