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成为那个时代权势和力量的象征,一种特殊的礼仪文化造就了商代青铜文明的辉煌,也达到了中国青铜时代发展的巅峰。
1975年冬天,小屯村的西北,一片高出周围农田的岗地上,农民正准备平整土地。
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的工作人员得知了消息,决定马上对这里进行考古钻探。果然,钻探得知耕土层下面出现了殷文化层,而且还显露出密集的夯土房基。
第二年春天,挖掘工作正式开始,当时的发掘重点是建筑基址,郑振香、陈志达夫妇是主要的考古人员。
清除房基土之后,下面出现了一个长方形的坑,里面填满了夯土,考古队员继续往下钻探,发现上层夯土的下面还有一层夯土。
难道是一座墓吗?
20世纪30年代,曾在侯家庄一带的王陵区内发掘过大墓,但都被盗掘过,因此人们对商代王室墓的全貌了解得很少。如果这里真的是一座墓,那么将是重大的考古发现。大家议论纷纷,可是探铲怎么都探不到底,里面到底埋的是什么呢?
工人努力让探杆继续向下沉去,终于碰到了硬底。这时在场的人谁也没有出声,小心翼翼地看着探铲一点点被拔出来。
人们遇到了几十年来第一座没有被盗墓贼光顾过的宝库。不过,看起来这并不是一个很壮观的墓葬,深约八米,总面积只有20多平方米,这样的一座墓葬能保留多少宝物呢?
出人意料的事情发生了,当人们在挖掘墓葬的填土时,琳琅满目的遗物就不断地出现。
清理完六层遗物,已经接近地下水面。抽去浑浊的积水,很快就进入了墓主人的棺室。这里是一个玉器和铜器的世界,由于数量太多,人们不得不用水桶和竹筐装了往上送。
清理的最后结果让人们十分满意,一共出土不同质料的随葬品1928件,包括各种青铜器、玉器,宝石器、象牙器、骨器、蚌器等。
两件成对的象牙杯,造型出奇地美观,雕琢十分精致,堪称瑰宝。
墓内出土了六千八百多枚海贝,经鉴定为货贝,而海贝生产在中国的台湾和南海一带。这说明当时的商朝人已经具有很强的贸易能力,商文化的影响力也远播到荒凉的边疆。
在所有出土文物中,最炫目的当然还是青铜器和玉器。
468件青铜器以礼器和武器为主,礼器的规格很高,说明墓主人是商代王室的重要成员。
从出土的大量兵器来看,墓主人是一位武将。一件龙纹大铜钺,是生前曾使用过的武器,重8.5公斤。另一件虎纹铜钺则重9公斤。在古代,钺不是普通的兵器,而是军事统率权即王权的象征。这么说来,墓主人是位力大无比、英勇善战的王朝将军。
他是谁呢?
考古学家把目光停留在青铜器的铭文上。墓中出土有铭文的铜礼器190件,其中铸有“妇好”铭文的共109件,占了半数以上,可以推断墓主人的名字是“妇好”。
妇好,一个女子的名字。难道这是真的吗?墓主人是一位三千多年前的女将军?
在破译出来的甲骨文中,人们得知,妇好是商王武丁的妻子,同时也是骁勇善战的女将军,她曾经和丈夫一起率领大军,驰骋在沙场上。她的战功使她获得了和男人同样的地位,甚至得到了属于自己的封地,而王对她的恩爱也超过了其他妻子。
在这三片甲骨上,武丁向上天询问,他说,妇好怀孕了,要生育了,她能得到神灵的保佑吗?
妇好毕竟是女人,她一样喜欢装扮,随葬品中出土了大量女性的化妆用具。有断了齿的骨质梳子、雕刻出各种精美造型的簪子,还有一些铜镜。
玉器中有庄重的祭祀用品,成套的礼器,但最多的还是装饰品,一共有420多件,大部分是佩带在衣服上的玉饰。
各种动物形玉饰有神话传说中的龙和凤,更多的是仿生的各种动物形象。玉雕艺人善于抓住不同动物的生态特点和习性,雕琢的动物形象而富有生活气息。
最为珍贵的玉器要数这些玉人了。它们让现代人第一次如此真实地面对三千年前的祖先。那个久远时代里人们的发式、头饰和着装,在玉人身上都得到了真切的反映。
妇好墓的出土成为殷墟考古史上最激动人心的事件之一,妇好也因此成了商朝王室成员中最为现代人熟知的女人。
据说,当妇好不幸去世,商王武丁伤心得痛哭,他嘱咐下人把最精美的器物送给爱妻,还在墓上修筑了祭祀用的屋子。
这也许是这个庞大王朝留下来的唯一的爱情故事。
妇好生活的时代是王朝极度繁荣的时期。这时离盘庚建立都城不到半个世纪。
关于商朝的最后一代王纣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和所有亡国的君主一样,纣是一个嗜酒如命、荒淫无度的人,他最宠爱的妃子妲己是狐狸精的化身,是上天派来祸乱商王的。
纣的故事在中国后来几千年的历史中被一再地提起,用来警告那些沉迷于享乐的君主。而在中国普通人的心目中,纣也成了有关商朝的最深刻的记忆。
不过,甲骨文记载的却是另一种形象的纣。纣实际上是一个出色的军事家,他花了很大力气去征服东方的民族,但他忽略了西方的情况。
在商的西方,一个叫周的诸侯国正在悄悄地崛起。最后,纣的军队在一次大战中惨败给了周和其他诸侯的联军,延续500多年的商王朝灭亡,曾经洋溢着奢靡之风的国都渐渐地被荒废和遗弃。
公元前1300年盘庚迁殷。
公元前1046年纣王亡国 。
殷墟共经八世十二王。
历时254年。
(责任编辑:九鼎八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