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考古 >

班簋:首都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2009-09-19 11:59
来源:央视国际 作者:佚名
班簋是首都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它历经沧桑、几经浩劫留传至今,身上的点点伤痕和片片锈斑,仿佛向世人述说着它那离奇而又寂寞的一生。

首都博物馆拥有众多的藏品,各种珍宝犹如耀眼的繁星,照亮着人类历史发展的足迹。繁星中最夺目的应该是该馆的镇馆之宝——班簋。它历经沧桑、几经浩劫留传至今,身上的点点伤痕和片片锈斑,仿佛向世人述说着它那离奇而又寂寞的一生。

1972年夏季的一天,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华以武又像往常一样,跟随着师傅呼玉衡来到北京有色金属收购站拣选文物。文革期间,为了抢救和保护古代文物,由北京市的文物工作者组成的“文物清理拣选小组”每天的任务就是在废品堆中寻找宝物。

班簋

每天上午,收购站都要让文物清理拣选小组的工作人员挑选。挑剩的废品,下午就要送到工厂,进行溶化。与平时一样,华以武先从废品堆中的最上面开始翻腾。快到中午时,收购站的工作人员已经陆续下班了,还剩下最后一袋没有挑选,饥肠辘辘的华以武,犹豫了一下,还是伸手,打算掀开这最后一袋的废品。

华以武:就在最后这一下的时候,哗啦出来一个大圆饼子,半拉的圆饼子,还出来一个腿儿,我把土扒拉开一看,一大片铭文,然后抱着我就喊,我说呼师傅,我看见一好东西。

华以武赶紧抱出来让师傅“掌眼”,呼玉衡师傅经过仔细查看再凭借多年经验,已初步认定它们应该是古代的重要青铜器。

华以武:我说你看这么一大片铭文什么呀,胡师傅一看这是簋,你找着几个,我说就找着这么一个,还让我找几个。

他们立刻把圆盘包好带回到清理拣选小组的办公处。随后,收购站接到通知,所有废品不得运走,重新清理现场,全面拣选。当所有相关的铜片聚在了一起,人们惊喜地发现,文物界传说已久的国宝——班簋出现在了眼前。

簋,是我国商周时期的重要青铜礼器。王公贵族们有重大庆典时都要铸鼎、簋等礼器来铭记。班簋,西周穆王时器物。高27.7厘米,口径26厘米。器形为鼓腹;敛口方唇;有四耳,垂耳延伸成四足。器腹饰线描状兽面纹。造型奇特,纹饰独到。内底铸铭文198字,大意为:“某年八月,周王命令毛班的父亲率领军队讨伐东国严戎,吴伯为左师,吕伯为右师,三年平定了东国,毛班随军有功,受到赏赐,因此制造这件簋作为纪念。” 故后人称“班簋”,其制作时期距今已3000多年。

这个簋的重要价值很大的一个方面,是在于它的铭文,这段铭文,是关于这个周穆王征讨这个东国酽戎的。据后代的学者考证,这个酽戎,有可能就是徐戎。徐戎。《史记》和《金本竹书纪年》,对这个事件都有过著述,但是都很简略,这篇铭文呢,实际上也弥补了史料的不足。使我们了解到这个战争是由这个毛公作为主帅来进行的,来进行攻打的。并且呢,知道这个战争也很艰苦,一共用了三年的时间,才把这个徐戎呢给平定。

按周代的习俗,它最终成了毛班的随葬品。班簋的再次出现是在乾隆年间清皇家编辑的图录《西清古鉴》上,《西清古鉴》的第十三卷中就有班簋的图形和铭文。

乾隆皇帝对青铜器非常的喜爱,当时他清宫里他自己收集到的青铜器已经达到了三千多件,当时乾隆把自己宫内所藏的这个青铜器,编为了这个四鉴,也就是《西清古鉴》,《西清续鉴甲编》和《西清续鉴乙编》,还有《宁寿鉴古》。

《西清古鉴》是考古图之集大成者,可称为中国古代规模最巨的古铜器图谱。全书著录清宫所藏古铜器1529件,每器一图,并按照实物丝毫不差地描绘,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一本铜器图录。也就是班簋被收录《西清古鉴》的那时起,它就深居宫中密不示人。事隔几个世纪,这突如其来的班簋是否就是乾隆深藏宫中的那件重器呢?

郭沫若先生看到了这个新发现的班簋以后呢,非常地兴奋,认为呢这就是西清古鉴上,发现的这个班簋,他就认为是班簋的复出。认为这件班簋,就是已经遗失的这个西清古鉴上著录的那件班簋。

当班簋重又出现在人们面前时,经过专家们的仔细鉴定、考证认定它就是周代的“班簋”。此事一经公布立刻引起了学术界的震惊。然而,当人们细细考究这昔日国宝时,发现与《西清古鉴》中所绘的图谱略有差异!此班簋非彼班簋吗?

也有一些学者提出了疑议,他们主要是从纹饰上,认为西清古鉴的班簋,跟现在的班簋有很大的出入,主要表现在呢,他的这个装饰纹饰上,这个西清古鉴的这个班簋呢,在这个图案上呢,在这个班簋的器身,纹饰上有一个“寿”字的图案,所以有的学者就认为它可能是一件伪器。

这只从天而降的班簋是真品的话,那么在乾隆年间的《西清古鉴》中所绘的班簋难道是假簋?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