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民俗 > 民俗民风 >

锔碗: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

2009-10-07 15:16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水瓶座
过去百姓人家,打破了碗舍不得扔掉,而是找个补锅锔碗的,修起来继续使用。

把破裂的瓷器摆正,对上碎片,细绳绑定,上弓打眼,截铜造锔,扬锤敲锔……整个动作一气呵成、行云流水,一个破裂的花瓶、一只摔烂的瓷碗、一把漏水的茶壶、一枚断开的镯子在锔匠手上很快就修补完整了。那若隐若现锔子上,闪耀的是锔匠的智慧和辛酸。锔碗有着辉煌的历史。

过去百姓人家,打破了碗舍不得扔掉,而是找个补锅锔碗的(补锅匠往往兼锔碗),修起来继续使用。

锔,是指用一种弯曲的钉(称钯钉、钯锔或锔子),将有裂缝的器物接补起来。修碗的方法是打钯锔。遇到有活要做的人家,锔碗匠坐在小板凳上,膝盖上蒙一块厚布,先用小刷子把要锔的碗碴和坏碗的掉碴裂纹处刷干净,然后把碴和碗对好,用一根带钩的线绳,把钩挂在坏碴的碗沿上,线绳从碗底绕几圈把坏碴固定住。手艺人计算一下该打几个钯锔,做好记号,然后用金刚钻在瓷碗外壁接缝两侧分别钻出小孔,接着取铜质或铁质的枣核形钯锔(如钉书针大小)用小槌细心钉入小孔。最后在打了钯锔的地方涂上一种特制的白色灰膏,再用布擦拭,抹去多余的灰膏,一只碗就修好了。打过钯锔的碗完全可以放心使用。当然其他瓷器如瓷坛、瓷杯等也可以同样修复。瓷器的硬度很大,必须要用金刚钻才钻得了孔,因此民间有“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的说法。

锔盆、缸、锅等等较大的器具也基本是这个方法,不过用大一些的铁锔子罢了。不管是锔什么,最后都是按锔子算钱。当然用大锔子要贵一些。干这种活最重要的是那根“无坚不摧”的杆钻,据说其钻头是用金刚石做的,所以称为“金刚钻”。

锔碗匠,老百姓称他们为“锔盆(锅)锔碗锔大缸的”。挑子上一般也有风箱和小炉子、板凳、锤子之类,但是多了一把钻子。担子一头挂着小铜锣和铅(铁)“疙瘩锤”,走起路来一晃就叮当作响,省得总吆喝。他们的手艺主要是修初陶瓷罐、陶盆、缸之类,陈设的胆瓶、帽筒等。被修补的东西一般只是裂道纹、掉个碴等不太大的毛病,如果碎成八瓣还找他们锔,除非是值钱的古董,否则工钱要比买新的还贵了。

锔碗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不但要把这些瓷器给拼粘好,还在拼接的花式上有所讲究,那些锔子不再象手术缝刀口一样,弄条大蜈蚣在上面,而是要精心的拼出一些花式来,锔子的材料金银铜铁都有,式样不只钉书钉那一种。有些瓷器,经过这样巧妆打拌,不但看不出是破损的,那些镶嵌在瓷器上的锔子拼出的图案,巧夺天工,浑然天成,别具一种风情。为了追求这一种美。许多瓷器的玩家,特意将瓷器打破了再锔。最常用的办法,将瓷壶(或沙壶)里放满豆子,再注上水,密闭好。待豆子泡胀了,将壶生生胀裂胀破。这样碎裂的瓷器,纹理变化多且不会有缺损。

遇到谁家铁锅漏了洞,则不能锔而要补,很多锔碗匠是兼带这项“业务”的。他们也和小炉匠一样拉风匣生炉子,但坩锅倒加架起,工匠一只手拿着一块厚布或皮子,上垫炉灰末,中国留出装铁水的的圆坑,另一只手拿着与锅内壁弧度相合的布团等物,把铁水倒进手里的炉灰坑后,两手一里一外配合迅速把铁水按在锅底漏洞处,将洞堵住,随后把锅内壁补痕处理平整,用水试不漏,就可以交工收钱了。

这种手艺,虽不是什么尖端的绝技,却也能给普通面姓家节省不少买新锅新碗的钱。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小炉匠挑子和锔碗挑子基本上已经在城市里绝迹了。年纪稍大的人,还能回忆起他们的吆喝声和小锣叮当的响声。

(责任编辑:小雅采薇)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