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旅游 > 人文胜地 >

【湖南岳麓书院】千年学府,惟楚有才,于斯为盛(3)

2009-03-21 00:32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一座楼阁,因为书的缘故而聚散千年,是需要一种精神来支撑的。文化人怀着景仰的心情团聚在书楼周围,用汪洋恣肆的心机和智慧构思文化的鸿篇巨制。

  一座楼阁,因为书的缘故而聚散千年,是需要一种精神来支撑的。文化人怀着景仰的心情团聚在书楼周围,用汪洋恣肆的心机和智慧构思文化的鸿篇巨制。无论是楼阁的建设者,还是书籍的采购者、图书的管理者都在以自己的方式书写其中的篇章。楼阁被岁月剥蚀了,倒塌了,书籍流失了,陈旧了,新的文化人又会让楼阁矗立起来,又会有人不远千里万里收拾失散的书籍,让残缺的事物变得不再残缺,让书籍重回息息相关的生活之中,让快乐重新建立在对书的阅读里。有时候,文化人也会利用社会权力来实现文化理想。

  当然,对于现在的游者来说,知道苦难远去了。在各种大型图书馆拔地而起而藏书量动辄以百万计的今天,御书楼显得有点单薄和孤绝,就像一个解脱命运苦难的人,无法炫耀他的膂力他的年轻。这座建于公元999年、公元1000年开馆的楼阁,到今天,存世已逾1000年之久,但其千年的藏书史是任何现代化的图书馆所无法比拟的。它的价值正在于它的古老,它的点点历史痕迹,它的整个生命所蕴含的是一种智慧之美,标示了人类在文化方面所能达到的深邃、完整以及对文化的惊人的韧性和不知疲倦的追求。

  徜徉在这座庭院城,心中自然会充满对先贤的怀想。古代书院,除了教学、藏书,还有宗教性的祭祀功能。文化人通过祭祀孔子和先贤,获得道德的智性。最多的时候这座庭院城的祭祀建筑有30座,这在书院林立的古代是罕见的。现在这些建筑当然大部分已被毁掉了。我时常困惑:这些曾经倾注着心血、汗水和虔诚信仰的建筑,为什么会在短短一百年间,消失得无影无踪?逝去的建筑如同逝去的先人,慢慢被人遗忘,而灵魂隐藏在杂草丛中等待着后继的文化人去辨认。

  走进神灵居住的空间,视线总是苍茫的。红墙黄瓦的建筑就像天国的船舰屹立在尘世之中,对游人对所有活着的人都有一种无形的精神侵略力量。这些庙宇为什么会在一座古代学校出现,是用来干什么的,这是我很久以前就有过的疑问,如今遍阅中国文化史,我仍然没有搞清楚。它就像一些古怪的事物一些古怪的生命在世界上数不清的角落里散发神秘的能量,以不可思议的神圣坚守自己的位置,将自身的完美推到颠峰。

  千年以来,岳麓书院的师生习惯了晚睡早起。每天早晨要在天色大明之前到孔庙和附近的祠堂叩拜,每月朔望还要由院长亲自领着去,叩拜完后才回到讲堂、书楼里听讲读书,忙碌的一天才算真正开始。一年一年,他们就这样在庭院之间穿行着,用自身的生命力化解永恒的奥秘,向这个世俗的世界彼岸,摆渡永恒的信仰。

  世界上怎么会有这样一类读书人,他们每天将学习、命运和自主性交给神灵操控,依附于宗教而存在,他们的个性和创造力必然被强悍的神灵所扼杀。现在看来,人们对他们的行为存在很大程度的误读。在精神的世界,神与人完全可能建立一种亲密的关系,就像理想与现实可以谐和一样。茫茫尘世,滔滔洪流,造物弄人,自然有人的神醉情驰。

  多年以来,有的人一直在这座庭院清修,陪一些远方来的朋友,在院内闲游,想一些与庭院相关的问题,穿行于讲堂、书楼和庙宇之间,日子在相濡以沫的愉悦中悄无声息地流淌。一个活着的人要是可以永远在这样的地方生活,在清妙的境界中听大师开讲,以神灵和书籍为伴,百世不老,万世不倦,那将是一种多大的幸福?

(责任编辑:地理公主)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