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考古 >

中国文物:古代竹牙角雕刻精品

2009-07-27 14:54
来源:洱吧下载 作者:地理公主
竹木牙角雕在经历了明清时期的富丽绚烂之后,归于平浅单一,但那些曾经的辉煌却永久地印刻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世界宝库里。

古人认为象能活60岁,这在当时超过了人类的寿命,是长寿的象征,而大象粗硕的象牙似锋利的长矛,又体现着勇猛,因此,人们将象牙雕琢成奢侈的饰品和高级的日用品,或将它作为珍贵的礼物敬献给国王。

大象与上古时代的先民关系非常密切,原始大黄河流域的莽莽大森林曾经是象群的出没之地。

在中华文明的另一支源头长江流域上的河姆渡遗址中,人们发现了一枚象牙刻品,在上面,4000年前的线条断断续续,描画的是双鸟朝阳,4个同心圆加上一圈火焰,这分明是一轮散发着光晕、燃烧的热太阳。两只鸟的勾形的喙是写实的,但羽翼遮天蔽日,中国吉祥的神鸟、传说中的凤凰与此一脉相承。刻画虽不是流转自如,但构图匀称,甚至跳跃着轻松的笔意,整体像一只展开的蝶翼。

太阳与鸟象征着光明、吉祥,这在后来的中国文化中一再沿袭了这样的想象。虽然象牙刻品只是简略的刻画,但它出现在蛮荒时代,仍然留给了人们难以言说的惊艳之感。

在中国四川省成都西部的金沙村,考古学者发现了埋藏在建筑工地底下的数量惊人的古代象牙,这些象牙摆放整齐,有的还被锯成节,显然,这些象牙是等待加工的原料和半成品。

考古学者认为,这些象牙的埋藏年代应该是在中国的商代,它们至少在泥土中沉睡了3000年。我们似乎看到了商的奴隶们大肆捕杀丛林巨兽,而贵族们则奢侈地享用象牙制品的一幕幕场景……

天然象牙坚实细密、色泽柔润光滑,被视为“白色的金子”,其细腻和韧度可以表现难度系数极高的工艺。由于上世纪90年代欧美国家将象牙列入禁售项目,使象牙材料严重短缺,象牙雕刻品也一度在欧美艺术品市场上销声匿迹。中国作为《濒临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成员国,也于1990年停止了进口象牙,但是,象牙雕刻在中国作为一门古老的雕刻工艺,为世人创造出了极其灿烂辉煌的历史。

明朝曾是牙雕工艺的繁荣时期,这是一个文人辈出的时代。

牙雕出现在文人的书斋中,大都是些人物的小型雕像。文人骚客们似乎很有兴致设计甚至创作这些作品,清雅的抑或风流的性情无不丰富了牙雕的种类,表现出文人士大夫阶层流行的趣味和眼光。自然,书房里少不了侍女红袖添香,来一扫读书的寂寞,小像人物都被雕成了知书识礼的温雅模样。

时至清代,龙座易主,马背上的民族另有所好,象牙雕刻的手法起了变化,江南、广东、北京及宫廷造办处各不相同,各有派别,各有中心。

康熙年,海禁解除,广州成为贸易窗口,大量进口象牙和西洋工艺品,为出口定做东方玩意儿也多起来。精工细作,质白光鲜亮丽,是明显的广派特征。象牙含蓄的淡黄莹润不复,牙料不仅要漂,白得耀眼,还要镶嵌宝石或描红着绿。在精镂细刻更是下足了功夫:薄似篾片、细若竹丝的编织象牙席、象牙丝编织纨扇,以及镂空雕象牙花篮、象牙灯笼、象牙香囊等,清朝宫廷里对新奇富丽的趣味造就了牙雕工艺的一代兴盛。

清代宫廷牙雕也可称为“造办处牙雕”。根据清代牙雕工艺的发展,可以将清代宫廷牙雕分为几个时期:顺、康、雍、乾四朝为前期;嘉庆、道光时期为中期;咸丰以后为后期。在前期,承袭明代风格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乾隆皇帝专喜工巧,为取悦其本人的特点和嗜好,各种雕刻工艺这时达到厂很高的艺术成就,使很多艺术品既具有富丽华贵的气派。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