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经典精选 > 古文典籍 >

谈《礼记》的史学价值(2)

2009-05-20 11:59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詹子庆
《礼记》还结集了如《中庸》、《大学》、《礼运》等蕴含深邃的思想内容的学术论文,它们是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名作,影响极其深远。 从史学角度研

《礼记》还结集了如《中庸》、《大学》、《礼运》等蕴含深邃的思想内容的学术论文,它们是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名作,影响极其深远。

从史学角度研读《礼记》,更需要注意书中包涵的古代礼制和当时社会生活情景的内容。冠、昏、乡、射、朝、聘、丧、祭诸礼在许多篇章中都有反映,此外《仪礼》中缺失的逸礼,如奔丧、投壶等礼也有专篇阐释。在诸礼中,《礼记》尤为重视丧、祭,因为丧、祭二礼,集中反映当时的社会结构、各项制度和观念形态。如记录丧制、丧事、丧服的有《曾子问》、《丧服小记》、《杂记》、《丧大记》、《奔丧》、《问丧》、《服问》、《间传》、《三年问》、《丧服四制》等。论述祭祀的有《祭法》、《祭义》、《祭统》等。这些篇章既注意阐释礼之数(即礼之仪),对《仪礼》部分内容加以补充说明;更为注意诠释“礼之义”,对诸礼的精神实质和用礼之目的加以阐述,为我们了解儒家的礼学思想提供了更多依据。

另外,上自治国方略,下至家庭准则,在《礼记》中都有专门篇章论述。如《王制》记载古代封国、爵禄、职官、巡守、刑罚、养老、学校等制度,几乎涉及古代统治者治国的方方面面,该篇虽写成较晚,但内中多后人对古制的追记,仍不失它的史料价值。而《内则》则是我国最早的一篇家训,反映了古代贵族家庭成员彼此相处的尊卑关系,也是研究上古家庭史的基本史料。

要言之,《礼记》中的许多篇章处处体现出宗法制的原则和精神。

其中《丧服小记》和《大传》有两段精辟论述,许多学者据此解释不一,但文中对如何区别大宗和小宗及其相互关系,对在宗庙祭祀等活动中如何运用宗法制原则以及实行宗法制对维系周代社会秩序的作用都有深刻论述,因此视上述两篇文章为研究周代宗法制的基础并不为过。其它与宗法制相连的昭穆制、丧服制等也在《礼记》的相关篇章都有论述,故欲研究先秦制度史亦不可不读《礼记》。

编辑寄语:《礼记》是“三礼”(《周礼》、《仪礼》、《礼记》)最具有现代价值的一本儒家典籍。其中《大学》、《中庸》、《曲礼》、《乐记》、《礼运》、《月令》、《经解》是非常值得读的篇目。《礼记》不仅具有较高的史学价值,还具有深厚的思想价值、文学价值。

相关文章推荐:

1、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读《礼书》

2、大同世界与礼治时代:读《礼记·礼运》篇有感

3、礼道其志,乐和其性:读《乐记》有感

(责任编辑:礼乐)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