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经典精选 > 古文典籍 >

安德义论语解读——子罕篇第九(上)(4)

2009-06-11 13:26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安德义
【原文】 9.6太宰问于子贡曰①:“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②,又多能也③。”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④,

【原文】

9.6太宰问于子贡曰①:“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②,又多能也③。”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④,故多能鄙事⑤。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注释】

①太宰:官名,辅佐治理国家,这里具体指谁已难于考证。  ②纵:使。  ③多能:多种技能。  ④少也贱:小时候贫贱。  ⑤鄙事:卑贱技艺。

【语译】

太宰问子贡说:“你们的先生是位圣人吗?怎么会有这么多的才能呢?”子贡说:“恐怕是上天要让他成为圣人,所以让他拥有这多的才能。”孔子听说后,说:“太宰他了解我吗!因我年少时贫贱,所以学会了许多粗鄙的技能。君子难道以多能显名吗?君子才不靠多能哩。”

【解读】

本章谈的是“圣”与“能”的问题,即“圣人”与具体技能的关系问题。所谓圣人,“知通乎大道,应变而不穷,能测万物之情性者也。”圣人应该是大智慧,善于变化,善测万物,更重要的是圣人以天为效法的对象。“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圣人是“恭己南面而天下治。”“无为而无不为。”不需要学习稼穑园圃类的事。也就是说圣人不需要有具体的技能。“圣”与“能”一般说不必兼通而并存,当时盛传孔子为圣人,太宰颇有一些怀疑,于是向子贡询问,孔子是圣人吗?既然是圣人,为什么有这么多普通人才应该具有的才能呢?子贡极力维护孔子的威信:“固天纵之将圣。”圣人本来就是上天成就他的,而且同时又给他许多才能。子贡的回答对了一半,错了一半。孔子知道这些议论后,说:“太宰知我乎?”意思是太宰不知道我,潜台词是你子贡也不知道我,因为我幼年丧父,家境贫贱,多受困扼,迫于生计,学会了许多粗鄙的事情,真正作为“劳心”而“治人”的君子都是不需要这些基本技能,何况圣人呢?“君子多乎哉?不多也。”君子需要这么多技能吗?不需要,“君子谋道不谋食。”

【原文】

9.7牢曰①:“子云,‘吾不试②,故艺。’”

【注释】

①牢:子牢。孔子的学生。  ②试:用,任用。

【语译】

子牢说:“先生说过:‘我不能为当世所用,因而就学习、精通了各种技艺’。”

【解读】

“吾少也贱,多鄙事。”地位卑微,故多能鄙事。“吾不试,故艺。”不被任用,故多能多艺。梁•皇侃《论语义疏》引缪协说:“此盖所以多能之义也。言我若见用,将崇本息末,归纯反素,兼爱以忘仁,游艺以去艺,岂唯不多能鄙事而已。”可见孔子多才多艺的原因在于不做官,故能在学习中、实践中积累技艺。不做官,反而成就了他多才多艺的技能。

【原文】

9.8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①,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②。”

【注释】

①鄙夫:鄙陋浅薄的人。   ②两端:事物的对立面。

【语译】

孔子说:“我有全面的知识吗?其实没有。有位乡下人问我,我对他的问题什么也不知道,于是我就把他所问之事的正反两端逐层进行分析,以求得其中,(答案就出来了)。”

【解读】

本章是孔子谈获取知识的方法。

“吾有知乎哉?”孔子自设“有知”之问,自答以“无知”。与孔子一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敏以求知”,“乐以忘忧,发愤忘食”,勤学不倦而知识丰富的特点相矛盾。这里的“有知”,“无知”不是指知识的多或少,还是知识的有或无。而是特指对当前所未认识的事物的一种态度,即我对眼前出现的我以前不认识的事物而发出的问话,“我知道吗?”答曰:“我不知道。”孔子再引“鄙夫”问话,鄙夫问话内容孔子蒙后省略,补出即:你是如何获取知识的呢?孔子回答他,“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空空如也”,意即空明虚静,湛然虚灵,不带任何主观成见。“叩其两端而竭焉。”“竭”后省略一“中”字,“两端”即对立矛盾事物的双方,即事物矛盾的对立面。全章意思是不带主观成见,客观地去从事物矛盾的双方去认识事物,逐层分析事物,这就是孔子对事物认识的过程和方法,从“无知”到“有知”的过程和方法。另外,“中”是儒家哲学的最高范畴,他包括认识论,方法论,道德论。认识论,有“识中”、“择中”、“竭中”;方法论有“执中”、“用中”、“行中”;道德论有“居中”、“养中”、“守中”。这一章谈的是孔子“中庸”哲学的认识论。

(责任编辑:物以稀为贵)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